《王同春》对于口头用语、听/说情境提示语的穿插运用,不仅为行文平添了一重民间说书般的生动意味,更有效避免了把王同春的行径全部坐实,1使其持续摆荡于善与恶、治与乱、建设与破坏之间。然而,正如顾颉刚着力强调的,王同春的“占胜并不完全靠武力”,他用“绝特的聪明”完成了开辟后套渠道的伟业,这构成了整部“王同春开发河套”故事最不容置辩的中心环节:
他识得水脉,有开渠的天才,一件大工程,别人退避不遑的,他却从容布置,或高或下,或向或背,都有很适当的计划。他时常登高远望,或骑马巡行,打算工程该怎么做,比了受过严格训练的工程师还要有把握。在黑夜之中,他点了三盏灯,疏落地放着,来测定地的高低。逢到下雨天,他又冒雨出去,看雨水的流转,做他测量的标准。在开挖时,他一眼看去,说那里有水,锄头打下去,果真冒出水来了。遇有疑难的地方,低着头看,抬着头想,痴痴地立在渠边,有时竟彷徨终夜。等到豁然贯通,真觉得上下通明,快乐得跳起来,叫起来。他是这样地精神专注的。他又最不会失掉经验。……黄河中起泡,他知道水要涨了,对农民道:“你们看,我开这渠,水会跟着我来的!”果然渠口一开,水就汹涌地进来了。农民对他信仰极了,真要把他当作龙王拜。2
1 此外,这类提示词也用于引出没有确凿证据、不甚可信的传闻,譬如作者“听说阎锡山在清末和王同春有过很深的交情”,“但我们知道辛亥革命时他正关禁在狱里,或者这只是一种民间的传说而已”。同上,第351页。
2 同上,第3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