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蒙/汉交界处的“民”
从1934年8月初撰《民族英雄王同春》,到先后两次增订《王同春开发河套记》,顾颉刚一直坚持在“民族英雄”或“民族伟人”的关目下讲述王同春故事。不过,《王同春》中涉及蒙汉关系的段落向来颇具争议。1顾颉刚不仅对王同春伤及族群间感情之举作了淡化处理,还称蒙民“习懒成性,太不振作,一切听其自然”2,因而“辜负了天地的美惠”3云云。王中忱教授指出,由于提供王同春故事素材的晋绥军政要人和知识分子俱为汉族,导致顾颉刚虽“在理性层面上很注意强调各族的‘杂居和合作’,但在叙述性文字中,却会自然流露出‘汉人’的立场”。4此处可以继续追问的是,顾颉刚在写作《王同春》前后围绕蒙古问题展开了哪些理性思考,它们的核心关切是什么,与《王同春》又有怎样的关联?
1933年10月9日,锡林郭勒盟副盟长德王在日本方面唆使下,于绥远百灵庙召集内蒙各盟旗札萨克会议,通过《内蒙自治组织法》并成立蒙古自治政府。通电传出后朝野震动,国民政府视之为内蒙欲蹈外蒙独立覆辙的讯号,遂火速派遣内政部长黄绍竑等人前往百灵庙“宣慰”。经紧急磋商,蒙方领袖除“德王尚坚持组织自治政府”5外,俱同意暂搁先前计划,内蒙危局随之趋于缓和。顾颉刚通过他在国民政府内政部工作的、与内政部长黄绍竑同赴百灵庙的女性友人谭惕吾之言述,对内蒙“高度自治”的来龙去脉有了较完整了解。1934年8月平绥铁路旅行团第二次踏访绥远期间,曾专程前往百灵庙与德王等人晤谈。同年秋,也即《王同春》首刊版面世前一、两月间,顾颉刚在杭州协助谭惕吾代黄绍竑起草内蒙巡视报告,并集中阅读了一批蒙古历史、地方志及政治军事类著述,“对于蒙古人前进之路,自觉了解不少”6。11月21日,顾在杭州之江大学以《内蒙盟旗要求高度自治问题》为主题发表演讲。他从满清降服蒙古后建立盟旗制、对喇嘛教上层尊崇优礼的历史出发,分析这套让“清朝的管理更方便了”7的制度是如何铸成王公与喇嘛的政教特权联盟,又如何在蒙古各部之间、汉族与蒙族之间生造出难于弥合的嫌隙,进而给中华民国的政权建设埋下无穷后患。面对“九一八”后日本继续图谋肢解中国的危机,顾颉刚疾呼“政府亟应抛弃羁縻特权阶级领袖的策略而和蒙古全民相接近”8,一方面柔性、渐进地削弱政教特权集团的势力,另一方面则重视教育的普及工作,提高一般蒙古族民众的文化程度,助其认清并打碎传统势力加诸己身的政治与精神锁链。
1 关于顾颉刚在《王同春》中是否(有意)显露大汉族主义立场的分析与商榷,可参见张群《报刊中的民族主义:〈史地周刊〉与〈民众周报〉中的民族主义叙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年,第63-64页。
2 顾颉刚:《王同春开发河套记》,《顾颉刚全集》第36册,第348页。
3 同上,第344页。
4 王中忱:《民族意识与学术生产——试论〈禹贡〉派学人的“疆域”史观与日本的“满蒙”言说》,《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0期。
5 谭惕吾女士讲、邱运喜记录:《百灵庙会议经过及内蒙印象》,《燕京大学校刊》1933年12月22日,转引自顾颉刚《顾颉刚日记》卷三,第138页。
6 顾颉刚1934年11月13日日记,出处同上,第260页。
7 顾颉刚:《内蒙盟旗要求高度自治问题》,《顾颉刚全集》第36册,第36页。
8 同上,第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