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研究中,《王同春》往往被当作一份辅助性质的史料使用,它佐证了1934、35年之交禹贡学会“由研究地理沿革而转趋到边疆调查”1的转型态势,也为清末民初河套地区2移民开发的社会史研讨3提供了基本线索。研究者把握此文时以“史”为主的运思角度,或许同《顾颉刚全集》将其归入顾氏1930年代的边疆、民族著述之列直接相关,但亦有前辈学人敏锐触知其偏于“文”的风格特性;具体而言,《王同春》“与其说是社会调查报告,毋宁说是民间传说的采写”4,顾氏在写作中运用了“类似小说的传记体笔法”,同时又“不免有民间传奇的影子,有类他在《古史辨》中谈孟姜女的故事”5。由此可推论,《王同春》在一定程度上兼备文、史属性,而“民间”则构成媒介二者的重要环节。
关于顾颉刚的“民间”或“民众”观,学界多围绕其1920年代的民间文学-民俗学活动进行研讨,1930年代相关问题的探究则集中在顾发起、主持通俗读物编刊社的实践上。6户晓辉、袁先欣等人已指明,顾颉刚虽为歌谣运动干将,却不像同人那般坚执于一种纯粹、本真的“民众”理想,他把歌谣和唱本同等视为“民众抒写的心声”“民众生活最亲切的写真”,拒绝将后者判作假歌谣之类,这一态度不啻推动了他在“九一八”后转向以唱本为主体、以“民族英雄”事迹唤起民众国族精神的通俗读物的制作。7而对于同一时期写作、致力于自“民间”发掘“民族英雄”或曰“民族伟人”的《王同春》,学界除了将之同顾于中山大学执教时所倡“为全民众作史”理念进行比较的少量讨论以外,8针对其所叙之“民间”在顾颉刚学术-社会实践中的位置与(症候性)意义,再无更深入的解析。
1 童书业: 《“古代地理专号”序言》,《禹贡》第7卷第6、7合期,1937年6月1日。
2 这里的“河套”实指“后套”,即黄河“几”字型转弯北部新旧干流之间的扇形区域。顾颉刚在《王同春》里不加区分地交替使用“河套”和“后套”两词,本文若无额外说明,亦循顾氏之例。
3 较晚近的历史学者多将王同春置于清代河套的汉族地商群体中,综合考察其开渠租地、放贷经商等活动之于河套社会经济变迁的历史意义,重要论文包括:张植华:《略论河套地商》,刘海源主编《内蒙古垦务研究》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1-99页;王建革:《清末河套地区的水利制度与社会适应》,《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陶继波:《晚清河套地商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第6期。
4 王中忱:《民族意识与学术生产——试论〈禹贡〉派学人的“疆域”史观与日本的“满蒙”言说》,《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0期。
5 彭明辉:《历史地理学与中国现代史学》,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第177-178页。
6 参见刘龙心《通俗读物编刊社与战时历史书写(1933—194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9年第64期。
7 户晓辉:《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民族艺术》2003年第4期;袁先欣:《顾颉刚的古史与民俗学研究关系再探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8 孙喆、王江:《边疆、民族、国家:〈禹贡〉半月刊与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边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09-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