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news

我院成功举办“首届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工作坊”
日期:2023-07-19 17:42来源: 作者:

2023年7月1-2日,以“直面全球化危·机:行动中的世界文学”为主题的首届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论坛在重庆大学博雅书院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比较文学》编辑部联合主办,重庆大学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余位研究者参加了论坛研讨。


1414C1


7月1日上午,论坛在博雅书院报告厅拉开帷幕,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广益教授、《中国比较文学》主编宋炳辉教授分别致开幕辞。李广益指出,在当下全球性危机频发的背景下,新时代的人文研究呼唤更多元的学科背景与更开放的研究思路。他介绍了本次论坛参会者们多样化的学科背景,并表达了对世界文学未来发展的期望和对参会来宾的热烈欢迎。宋炳辉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共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世界文学”,一个是“跨学科研究”。在围绕两个关键词进行分享的同时,他也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办刊宗旨、特色栏目等进行了介绍,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和交流。      


36CC9


48B784


开幕式结束后,斯坦福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双聘William Haas中国研究讲席教授王斑发表了题为“世界文学的陷阱与愿景”的主旨演讲。演讲中,王斑以科幻小说为切入点,呼唤一种能够对抗不公与不平等的“批判性的世界文学”,并以刘慈欣的《赡养人类》为例,解读其中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秩序的批判。之后与谈人李广益和宋炳辉就演讲内容和王斑进行了交流,李广益对“批判性的世界文学”的具体走向进行了追问,而宋炳辉则在实践层面对这一概念展开探讨。


534EF4


undefined


7月1日下午为学者对谈环节。华媛媛对“全球在地化”这一关键词进行了阐释,指出科幻小说与“全球在地化”的紧密关联,并以陈楸帆的《荒潮》为例论述了科幻文学的世界性意义。龚浩敏考察了阿来藏地小说中的“民族”与“世界”意识,围绕其重写的小说《格萨尔王》,辨析他在创作过程中对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不断质疑与思考。李广益对“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诸种不同面向进行了梳理,强调在全球化日趋深化的历史时刻,一种着眼全局并思考人类总体命运的写作能够对文学总体性进行诠释,继而更新“世界文学”的理念界定。张静、刘洋、宋玉、叶子、华媛媛、熊鹰对以上报告进行评议。熊鹰认同李广益报告中将世界文学作为一种认识装置的思考模式,对报告中的总体性概念以及“总体”与“具体”间的关系则有所辩难。


65056C


331669


3F21E8


7月2日上午的第一场专题报告由张静主持,主题为“在世界认识中国”。叶子以“纸托邦”(Paper Republic)中国文学交流网、英语文学刊物《路灯》(Pathlight)等致力于推广中国当代作品海外传播的平台为考察对象,指出英国汉学家、翻译家韩斌(Nicky Harman)和翻译家、出版人陶建(Eric Abrahamsen)等人的翻译选择不仅参与了刊发时期的社会公共事件,也回应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舆论对具体作品的接受。魏若冰聚焦陈楸帆、迟卉、郝景芳等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认为他们挑战了“太阳朋克”中的乌托邦构想,并创造了能为摆脱世界性危机提供“另类”途径的异托邦。朱萍以1958 年的喜剧片《金铃传》为中心,探讨了一种非视觉中心的,能够展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生态电影。罗宇、李广益、阮芸妍担任本场的评议人。李广益赞同魏若冰在报告中将中国科幻放置在更广阔的文化与意义空间中去把握的方式,认为其论述突破了以往对中国科幻的分类或标签,在世界科幻或新兴文学创作的层面上展开了对中国科幻文学的探讨。


5100CC

        

29D27

AD022


第二场专题报告由李广益主持,主题为“在中国理解世界”。张静指出,在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的关系研究中,影响或接受研究是较为可行的路径,而在处理新时期以后的文学关系问题时,借助“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作为二元路径之外的“第三元”,则是一种能够解决切实困境的新方法。熊鹰从20世纪初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出发,对两次全球化浪潮间的中国文学特性与世界文学因素进行考察,重新发掘重叠的历史整合过程中的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重现多极结构下的中外文学关系。阮芸妍从话语建构、翻译与叙事策略分析的角度重新对李初梨两篇代表文本《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和《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性》进行了解读,发现其提出的“革命文学论”方案虽并不成熟,但实际蕴含着同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共振,并推动了鲁迅后续的一系列翻译行动。本场评议人为肖馨瑶、石绘、熊鹰。肖馨瑶从比较文学的方法论角度切入,肯定了张静从个案研究出发归纳提炼规律的研究路径,以及由此出发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可能性。


517812


74FBE


71294


56A45


7月2日下午,会议进入青年分论坛环节。分论坛共设六大主题,分两个时间段在重庆大学A区第二教学楼举行。第一时段的三场分论坛,主题分别是 “生态文学与自然书写”“翻译、流通与跨文化译介”“文学中的世界想象”。杨沁龙、钱雅露、翟颖等来自不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2位研究生同罗宇、张静、阮芸妍等评议老师共同交流探讨了生态学、文学的翻译与传播、族裔文化等不同命题,并发掘了其中的多元内涵与面向。


1D950B


1C11FE



而在下一时段的三场分论坛中,王宇阔、胡晨悦、谭萱等15位研究生和叶子、华媛媛、刘洋等六位评议老师分别以“批判理论视域下的世界文学”“世界文学中的人类关照”和“科幻文学和共同体想象”为主题,为我们带来了有关控制论、元宇宙、他者理论以及人类情感表达和乌托邦想象等视域内的多维深度思考。


472CD7


48E956


最后,会议进入到圆桌论坛环节。李广益、张静、石绘、叶子、肖馨瑶、华媛媛、龚浩敏等多位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与在场的研究生们共同展望在这个技术奇点临近,危险与机遇叠加的时刻,世界文学和跨学科研究如何能够破除重重迷雾,行动并参与到全球性的变革当中。在热烈的讨论中,首届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论坛顺利闭幕。


42A4CA


2EB123


3DF3E6


38750F


44CA65


43F2AF


4782E8


撰稿:秦源

审核:李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