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至21日,“古典语文学论坛:语言·文献·文字的互动与演进”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学博雅学院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重庆大学全球古典语文学研究中心、重庆大学东亚汉籍文献研究中心、重庆大学长江流域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14所高校的二十馀位专家学者与会。

开幕式由重庆大学全球古典语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万曼璐教授主持。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唐杰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全国各地的古典语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重庆大学,共同探讨语言、文献与文字的互动与演进。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古典语文学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重庆大学全球古典语文学研究中心蒋宗福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范常喜教授主持。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孟蓬生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唐贤清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范常喜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怀兴教授、重庆大学全球古典语文学研究中心蒋宗福教授分别以“‘屋’”字形音义探源”“从文献走向田野的汉语历史语法研究”“谈谈重庆武隆关口汉墓出土的编织履与牛形铜灯”“体用说视域下的六书分类研究”“《广韵》‘连字头读’例说”为题,进行了精彩的大会主旨报告。

分组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甲骨文、金文等的字形演变与分化,碑刻文献、敦煌文献等出土文献的释读与阐释,传世文献的字词考释与文意梳理,作了详细报告,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圆桌讨论环节,由重庆大学全球古典语文学研究中心刘光洁副教授主持。蒋宗福教授、孟蓬生教授、党怀兴教授、范常喜教授等围绕“语言·文献·文字的互动与演进”话题,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就其中的诸多内容展开了极具启发性的讨论,对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给予了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指导。其他与会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期待“古典语文学论坛”第二期、第三期的持续开展。

随着万曼璐教授的最后致辞,“古典语文学论坛:语言·文献·文字的互动与演进”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