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动态 > 正文
综述 | 利玛窦《二十五言》与爱比克泰德
日期:2024-06-29 11:06来源: 作者:

2024年6月21日晚,文字斋讲座第一百七十四讲暨文艺复兴与文明互鉴系列讲座第二讲“早期现代文明互鉴中的文化翻译:利玛窦《二十五言》与爱比克泰德”于博雅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重庆大学中文系、重庆大学文艺复兴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承办。讲座由美国埃默里大学罗马史讲席教授刘津瑜主讲,重庆大学中文系肖馨瑶副教授主持,吸引了来自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诸多师生参与研讨,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讲座之初,刘津瑜教授明确指出了本次讲座的两个重要观点:第一,对爱比克泰德《手册》(Enchiridion)的“源”文本(text)删节、改编这一行为已有悠久的传统,利玛窦正是在此传统之中对《手册》进行中文改编,创作出《二十五言》。第二,《二十五言》不是一部被动的、全然顺应中国习俗与文化的作品,利玛窦通过重置爱比克泰德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将儒家经典中的关键概念放在新的语义关系网络中重新构建它们的意义激起读者的反应三种手段完成了这部具有强烈主动性的作品



接着,刘津瑜教授带领观众们还原了得出这两个结论的过程。《二十五言》之前,《手册》是如何被改编的?刘津瑜教授首先考察了爱比克泰德《手册》“源”文本和《二十五言》之间的各种版本,即不同的《手册》希腊文抄本对爱比克泰德“源”文本的改编,以此来说明一些抄本对《手册》内容的选择极具个性化。对爱比克泰德的文本的修改、增删也十分常见,尤其是经天主教改编后,《手册》文本中涉及异教的语词多被替换为符合天主教信仰的概念,如“οί θεοί”(诸神)被替换为单数的神“ό θεός”,异教哲学家苏格拉底被替换为使徒、殉教者或者天主教圣徒,“哲学家”被替换为“苦修者”“修士”等等。

那么,在改编《手册》“源”文本的传统之中,利玛窦的《二十五言》有何特殊之处?正如李奭学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二十五言》并非一蹴而就,《郁冈斋笔麈》的《近言》部分中有许多篇目与其相对应,可被视为《二十五言》前身。刘津瑜教授将两个文本进行了对比,认为我们或许可以初步猜测利玛窦的改编有可能是逐步大胆起来的。比如,《近言》尚未包括《二十五言》中的内容最为丰富、对儒家核心概念互动最深的第十三条等等(见下)。

《二十五言》最突出的文本特点则是通过选取儒家思想中的关键概念对爱比克泰德思想体系中的关键词如“Φαντασίας”(impressions/apperances,外在事物)、“Φιλόσοφος”(philosopher,通常译为“哲学家”,指达到不受外在事物影响的这种境界的人)和“ἰδιώτης”(lay people,易受外在事物影响的俗人)等进行替换。因此,《二十五言》既是对爱比克泰德的改编和传承,也涉及对儒家关键概念的解读。利玛窦试图在爱比克泰德的文本和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关键概念两个语义网络中“制造”(而不仅仅是寻找)一种对应关系。刘教授详细讨论了利玛窦《二十五言》中“君子”和“小人”(“不肖者”)这两个儒家关键词的部署,这两个词分别对应爱比克泰德学说中的“Φιλόσοφος”和“ἰδιώτης”(如《二十五言》第十六条,此条源于爱比克泰德《手册》第十九、三十三和四十八条)。在这个过程中,利玛窦也重新定义了“君子”和“小人”(“不肖者”)。

刘津瑜教授进一步用《二十五言》第五条和第十三条为案例具体讨论利玛窦如何在文本中嵌入激发读者(明士人)回应的元素。 比如,《二十五言》第五条采用了与《论语》类似的师生对话体,但这里的“夫子”变成了“西邦圣人” “芳齐”(即天主教圣徒圣方济各)。对话体是晚明流行的形式,但在《二十五言》中,采用对话体的仅此一段,这和之前全篇采用“中士”“西士”对话体的《天主实义》非常不同。而这一段中不但有“西邦圣人”,而且还强调了“天主”的引领作用及其作为一切教诲的源泉。



《二十五言》第十三条最能显现出利玛窦激起读者回应的写作意图,这一条的重要性不仅体现于文本结构上的中心位置(二十五条中的第十三条),还表现于被重点圈出的儒家关键概念“仁”“义”“礼”“智”“信”。在这一条中,利玛窦将爱比克泰德《手册》拉丁文译本第三十一条中的εὐσέβεια(十六世纪Angelo Politiano拉丁文译本中将其译为“pietas”)一词转译为 “仁”,用“恭愛上帝”来定义“仁”,并将“仁”“智”等概念串联,欲图通过对儒家关键概念的个体化理解激发读者的思考与回应:“夫仁之大端,在於恭愛上帝。上帝者,生物原始,宰物本主也。仁者信其實有,又信其至善,而無少差謬,是以一聽所命,而無俟強勉焉。知順命而行,斯之謂智。”

同样,利玛窦在第十三条中使用颇具争议性的典故“卫辄拒父”也是为了引发读者的讨论,而并不仅仅是因为利玛窦的目标读者群更熟悉这个故事。孔子曾用这个例子来讨论“正名”问题,王阳明《传习录》也包括对这个典故的长篇讨论,和孔子的说法不尽相同。(“卫辄拒父”取代了原文中的Polyneices和Etocles,即俄狄浦斯二子、安提戈涅之兄,二子最后因为争夺城邦统治者的位置而兵戎相见,最终死于对方之手。)

文本之间的传承其实就是概念网络的传承。在讲座的最后,刘津瑜老师梳理了爱比克泰德的文本、儒家思想体系和《二十五言》三者的概念网络及其联系。爱比克泰德《手册》的概念网络以“诸神”(Gods)、“不受外在事物影响的人”(philosopher)和“俗人”(lay people)为关键词,倡导内在的自我控制能力。儒家思想的概念网络则以“仁”“义”“礼”“智”“信”“德”“道”、“君子”、“小人”为关键词,提倡勤学、守礼、畏天命。《二十五言》则传承并融合了这两个概念网络,以“天主”“仁”“义”“礼”“智”“信”“德”“君子”“小人”为文本的关键词,发出将不可控的身外之物置之度外、跟随“天主”达成“仁”的目标并成为“君子”的倡议。


刘津瑜教授的讲座引起了听众们的热烈反响,与会师生积极地进行提问与交流。师生们分别围绕着利玛窦对“天主”和“上帝”概念的区分、利玛窦书写的“道”是否能在明朝社会中打动民众、利玛窦的翻译策略是否体现出改变儒家生活方式的意图、利玛窦的挑衅性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提问,刘津瑜教授一一做出了深入且极具启发性的回答。



在此次讲座中,来自不同专业方向的师生们从古代文学、世界文学、古典语言等视角出发探讨利玛窦《二十五言》的翻译策略,不仅跨越学科的分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还通过《二十五言》这一案例深化了对文明互鉴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