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动态 > 正文
综述 | 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
日期:2024-06-30 23:41来源: 作者:

2024年6月22日晚,重庆大学文字斋讲座第一百七十五讲暨美学与文艺批评系列讲座第十二讲“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在重庆大学A区博雅书院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重庆大学中文系、重庆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心承办,邀请到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高建平教授主讲。讲座由重庆大学中文系主任金浪教授主持,校内外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现场


高建平教授首先深入探讨了文学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他指出,文学理论的发展有双重动力源,即理论自身的延续和所要面对的实践。当前学界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试图从中国古代文论中直接建构当代文论,二是盲目采纳西方理论。这两种倾向简化了中西文化的复杂关系。实际上,中国文学理论话语在外来文化和本土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应展现出更独特的应对策略与复杂性。


高建平教授在讲座中


高建平教授指出,“文学原理”与“文学理论”在起源和应用上存在差异:原理(principle),带有自上而下的意味,强调制定和应用;而理论(theory),则带有自下而上的意味,更侧重于实践的总结。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不同的教育和研究意图:“文学原理”概念侧重强调原理的指导作用,而“文学理论”概念更侧重于,在大量接触作家作品、形成对文学的理解的基础上,总结上升为理论。

理论的发展源于对现实的思考。为说明“文学理论”与现实的有机关联,高建平教授借朱光潜写作《西方美学史》时的“纯思想线索”的自我批评,说明了在文学理论的历史写作中,应结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来理解理论话语变迁的动力。他指出,理论写作的局限性与个人知识的局限性有关,中西二元对立的书写模式常根源于写作者能力的不足。高建平教授同时也强调,在克服“纯思想线索”的书写模式时,也要避免“守旧”和“追新”的现象。



同时,文学理论虽有建立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追求,但最初更多是从大学课程和教材出发,为影响文学创作、指导文学批评提供概念和术语。乔纳森·卡勒等学者主张理论应超越文学本身,关注更广泛的社会问题。高建平教授针对这种“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的观点,指出文学理论应以文学为中心。在采取借用各种工具深化对文学的理解时,不能沉迷于工具本身。这要求,研究者不能只满足于对作家作品的研究,还要结合多学科的方法来整全、深入地理解“人”。也即,从文学出发,接触其他学科后,应再次回归文学本身,从而构建有根基的理论体系。

要发展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高建平教授提出了“拿来主义”、实践检验和自主创新三种策略。不仅要吸收国外和古代的理论,还要从实践出发,取各家之长,形成具有特色的理论。同时,他引用“被曲解了的形式是普遍的形式”这一经典观点,指出了形式的普遍意义取决于其在社会发展阶段上的适用性。既有话语在外来冲击下不断变化,被激发出新的活力和能量。因此,学理论作为活的文化,应以创新为出发点,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适应环境变化,积极接受新思想。

最后,高建平教授将创新的三个特点总结为理论资源的多样性、立足实践发展,以及在动态发展中吸收各种思想资源。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应超越狭隘的界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态的、实践导向的理论体系。



在交流环节,高建平教授就如何在建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时充分吸收古代文学资源并处理好古今关系,如何看待文学理论所要回应的实践问题的具体指向,以及如何辩证看待研究者的历史回溯与研究对象自身的问题意识之间的张力等问题,与在场师生展开了深入讨论。他进一步重申了理论与历史书写之间的双向关系,深化了在场听众关于文学理论之发展逻辑的认识。




讲座交流环节


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高建平教授的精彩讲座,为理解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建设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路径。重庆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心将继续通过学术活动促进学术进步,为师生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敬请关注未来的系列讲座。


讲座后合影


撰稿 | 赵奕桐

摄影 | 田沂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