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共和国研究中心 > 动态 > 正文
育人 | 李放春:指导学生合作研究,像一起探险的旅途
日期:2022-10-25 18:02来源: 作者:



编者按:


李放春,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特聘研究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学博士,归国前曾在西方学院(Occidental College)、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等校任教。2014年入职高研院以来,李放春老师已培养了十余位学生成长成才,今年他指导的硕士生罗立健和本科生邱淑仪均顺利申请进入北京大学继续深造。那么,他在培养学生方面有哪些心得体会?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李放春老师。





学生各有潜质,师生关系是一种缘分


问:可以例举几位您近些年来培养的优秀学生么?他们身上有哪些适合继续深造的潜质?您又是如何引导他们的呢?


答:我来高研院七八年,陆续培养了十几个学生,他们各有特点,都挺优秀。比如说蔡东,他在高研院文学中心读了硕士之后,又到中山大学去读了博士。现在已经毕业,到中南民族大学任教了。这就算是成才了,我很欣慰。最早我带的博雅本科生是2013级的张伊铭,她研究生去了南京大学读社会学,现在到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读博士,也算是走上了学术道路。他们俩算是比较早的,后面也有挺多优秀的学生。今年毕业的研究生罗立健和本科生邱淑怡也很优秀,都考上了北京大学,也挺不容易。


B244F


(李放春老师与罗立健同学)



潜质这个东西,每个人都很不一样。像蔡东,他很早就能安身立命,很明确要从事学术。我基本上就是顺着他自己的志向。在论文写作中,他其实是自己很有主意的,我只是发挥一个旁敲侧击的作用。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我比较重视学生怎么样在论文里形成一条主线的论证。一开始,学生在论文里可能会提出很多点,那我在旁边就是迫使他要形成一个最主心骨的东西。


张伊铭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她当时是本科生,没有太明确的志向。咱们博雅学院本科生一二年级接受大类培养,学生并不确定专业,而三年级的学年论文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培养环节了。在学年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她激发出了研究的兴趣和乐趣。张伊铭比较活泼,善于跟人交往,喜欢出去跑。所以我第三年指导她论文的时候,就觉得她比较适合社会学、人类学的田野类型。她有兴趣学社会学,我们就从身边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入手。重庆人喜欢在楼房的楼顶上、小区的灰色地带种菜,这是很特别的一个现象,这其实和共和国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老一代农民在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中保留了这种要自给自足的习惯。做社会科学嘛,还是要在经验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提炼,最后我们就把这个灰色地带称作“城中地”,在城中地耕种的主人叫做“小市农”。张伊铭是重庆人,她就到九龙坡去做田野,后来越做越来劲。她这篇本科论文还发表了,这等于就开始了她的学术之路。


问: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双选阶段,您在选拔学生的时候最看重什么素质呢?


答:本科生和研究生还不太一样。一般从学术的角度还是看重学术的潜力,这种潜力在本科阶段主要是在课程教学中判断。从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都能看出这个学生的学术潜质。不过这些都是说说而已,我觉得所谓的“双向选择”,其实老师的选择余地不大,所以你一定要问我是什么,我觉得还是看重缘分吧,学术能力也不是决定一切的。一般来讲,学生有意选择老师,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荣幸,我们也很少拒绝学生。所以其实也谈不上选拔,重要的是大家结成师生关系以后的相处。在相处中相互了解和发现,同时也是相互磨合、相互认同。


FB21D



(李放春老师与2019级硕士毕业生们)



发掘选题、合作研究,像一起探险的旅途


问:在培养过程中,学生的研究选题是如何确定的呢?在老师“给定”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中,您是如何平衡的?


答:这里涉及到因材施教的问题。学生的情况有不同,有的学生科研自主能力比较强,有的过去完全没有过研究经验。老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考量。前几年,我会让学生报两个选题,和学生讨论以后,决定哪一个更有可行性。这几年,我更多是结合我的研究兴趣进行选题。选题如果太自由,客观上会造成题目比较散。后面指导的学生多了,我觉得大家能够有一定的交流会比较好,所以我会围绕共和国初期的研究给学生推荐两个选题。学生可以先围绕这些可能的选题,看一些相关的文献,来评估一下自己的兴趣和选题能不能够磨合。有一个适合的,就可以做。如果都做不了,或者没兴趣,也可以自己找选题来报。过去的情况是,学生一般会在我推荐的选题里选一个。我推荐的选题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花了很大的心思的。选题的规模很重要,学生要能够操作。同时,选题要有一定的学术内涵,能够发掘出一些东西来。这是需要花一点功夫去研判的。


在学生的兴趣和选题的磨合结束以后,就涉及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磨合,充分交流很关键。为什么要研究?经验的问题意识以及它背后的理论关怀是什么?有时候在办公室聊天儿,或者找机会跟学生吃饭,就要多交流这些问题。反复的交流和沟通,逐渐引导学生进入到问题意识里,这样他才能够更主动、更自发地进一步去开展。选题硬给学生也不大好,风险性太大。如果学生不喜欢或对这个题目没感觉,他到最后就做成伤别离了。最理想的是能让学生主观上体会到研究的意义。做进去以后,学生就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力才能发挥出来。



问:您最近和本科生邱淑怡一起在《妇女研究论丛》发表了一篇文章。她是怎么想到要研究女性的议题,是您选的题吗?这种合作研究是如何开展的?


答:应该说首先还是她自己的兴趣。她来找我的时候,表达了对女性研究的兴趣。我跟她说,做女性研究,不一定做当代。同样的问题关怀,我们可以把它放在五十年代做。实际上,历史好比就是社会学讲的田野。我会跟学生去磨叨这个事情,她也接受了。前期,我就开了一批妇女研究的书给她读。在学年论文写作的学期,她就去壁山档案馆去查档案。很幸运,在很短的时间里,她就发现了关于一位基层女劳模的一批材料。而属于我们西南农村、很基层的劳模的材料是很少见的,可以补充比较经典的、对50年代国家级劳模的研究。所以我一听了也很兴奋,这绝对能做出东西来的。我们这个选题就这么出来的,也不是我给她定的。


B98DC


(李放春老师与邱淑仪同学)



之后就是一起研读材料。经验材料的潜力和方向在哪里?老师要提示和把关。做研究有意思就在于,它就像是一段有风光但也有风险的旅途。我希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能有这种切实体会。最开始我们发现这个材料后,觉得很兴奋,感觉能够做出点东西。可是在做的过程当中,学生也会很焦虑。档案虽然说有,但不是很多,能不能做出一个像样的研究呢?这里头就有不确定性,或者说风险。在研究过程当中,学生会出现挫折和焦虑。导师的作用很重要,必须要鼓励。就跟咱们爬山一样,挺过那一段以后,你就会发现完全不同的风光。


我们对有限的材料进行充分细读和发掘,用文学的表述就是把文本充分地打开。做田野也是这样的道理。她挺过这个难关以后,把基本的情况呈现出来形成初稿,然后我们再去反复地修改。我有带学生们组织写作坊,定期地交流,切磋写作,相互阅读和批评。玉不琢不成器,稿子出来不改个四五稿是不行的,论点、概念的提炼和升华,在反复的锤炼过程中才能成型。


合作研究呢,能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这是很重要的。人的禀赋有高低,潜力也有大小。但是我每次都跟学生说,我的期待就是希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能够 “尽性”。虽然能力有大小,但是最好的状态是,你在研究中充分地表现了你自己。否则,做完全不感兴趣的研究,那就是挺痛苦的一件事情。


C8CE4


(李放春老师与他指导的学生们)



保持爱,保持幽默感,保持人格


问:在学术能力培养之外,有没有刻意强调学生的其他能力?您比较看重哪些能力或素养?


答:前几天学生找我写毕业寄语,我就写了一句:人生路上,无论阳光风雨,保持爱,保持幽默感,保持人格。我这是认真的,我比较看重的其实不是学术本身。做不做学术,我觉得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处境和选择都不一样。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学术能力不是唯一重要的。


如果一定要说看重的,我觉得还是人格。至少在做学生的时候,你是个有人格的人。将来不做学生了,我也希望学生们都能是有人格的人。其次,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业吧!我记得我的学生曾浪,很早明确不做学术,想做公务员。我告诉他,我仍然要严格要求他。我告诉他,不管你做不做学术,你在学校做学生就把学生做好。研究生有一个培养环节是硕士论文,那你就尽最大努力把硕士论文做好。其实就是你做了一件事,就把这件事做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就可以了。参加工作以后也是一样,你要敬重你自己的事业,努力把它做好。





采访、供稿 | 陈雪柯、彭雪娇

责编 | 肖馨瑶、唐杰

编辑 | 张含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