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哈诺夫/Faculty

姓名:加林·提哈诺夫

职称:杰出访问教授

职务:

学位:博士

邮箱:

电话:

地址:

加林·提哈诺夫,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乔治·斯坦纳比较文学讲席教授。他曾在美国、欧洲、南美和亚洲的多所顶尖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提哈诺夫教授著述颇丰,迄今已出版六部专著,其代表作《文学理论的诞生与终结》荣获2020年美国斯拉夫及东欧语言与文学教师协会(AATSEEL文学研究类最佳图书奖。 

提哈诺夫教授于2021年当选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FBA),2012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MAE)。他现任哈佛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执行委员会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名誉学术顾问,并曾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文学理论委员会主席。其当前研究聚焦于世界文学、世界主义和流亡文学。



教育背景

1988年    索菲亚大学   英语、文化史与文化理论   学士

1990年    索菲亚大学                       斯拉夫研究   硕士

1996年    索菲亚大学                                           博士

1998年    牛津大学                                              博士

 

工作经历

2011—至今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乔治·斯坦纳比较文学讲席教授

2007—2011年    曼彻斯特大学              比较文学与思想史教授、世界主义文化研究所创始联席所长

2003—2007年    兰卡斯特大学              比较文学教授

1997—2000年    牛津大学默顿学院       俄罗斯与德国思想史初级研究员

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与文化史、思想史、世界文学、文学与文化理论、世界主义及其谱系、流亡与迁徙研究

人才称号

2021年 当选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FBA)

2012 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MAE)

表彰奖励

2020年 专著《文学理论的诞生与终结》荣获美国斯拉夫及东欧语言与文学教师协会(AATSEEL)“文学研究类最佳图书奖”。

学术兼职

访问职位:

耶鲁大学,比较文学教授(2007 年春季学期)

圣加仑大学,知识史教授(2012 年秋季学期)

圣保罗大学,文学理论客座教授(2013 年 8 月)

北京大学,人文杰出访问学者(2014 年 4 月)

首尔国立大学,俄国与比较文学教授(2015 年 4 月)

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知识史常任客座教授(2016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

柏林自由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22 年)

哈佛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暑期学校,受邀研讨班负责人及讲师(2015 年里斯本;2017 年哥本哈根;2020 年线上;2021 年线上;2022 年美因茨)

北京外国语大学首届文化理论暑期学校,受邀研讨班负责人及讲师(2016 年北京)

海得拉巴英语与外国语言大学文学理论暑期学校,受邀研讨班负责人及讲师(2017 年) 


学术荣誉与任职:

英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当选)

欧洲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

哈佛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执行委员会成员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文学理论委员会前主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名誉学术顾问(2014年起)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所顾问(2018年起 


国际学术经历:

访问教授:耶鲁大学(2007)、圣保罗大学(2013)、北京大学(2014)、首尔国立大学(2015)、柏林自由大学(2022)等。

长期活跃于欧、美、亚、拉美多国高校讲学与合作研究。

社会兼职
科研项目
著作出版

学术专著:

Cosmopolitan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世界主义:牛津通识读本》).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22.

The Birth and Death of Literary Theory: Regimes of Relevance in Russia and Beyond (《文学理论的诞生与终结: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的关联机制》).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2019.

The Master and the Slave: Lukács, Bakhtin, and the Ideas of Their Time (《主人与奴隶:卢卡奇、巴赫金及其时代思想》).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0.

论文发表

(近年部分论文)

1.“Towards a Non-Occidentocentric World Literature: Lessons from Soviet Russia” (《走向非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来自苏俄的启示》). Routledge Companion to Glob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025.

2.“The Periodic Table of Literature” (《文学的元素周期表》). Journal of World Literature, 2024.

“Bakhtin’s Discovery and Appropriations: In Russia and In The West” (《巴赫金的发现与挪用:在俄国与西方》).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ЧЕСКОЙ ПОЭТИКИ (历史诗学问题), 2024.

3.“Desynonymizing (World) Theory and Poetics” (《(世界)理论与诗学的去同义化》).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2024.

4.“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 or: Why and How Was Non-Marxist Theory Resisted by Non-Marxists in a Totalitarian Society” (《地下室手记,或:在极权社会中非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及为何抵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 The Political Uses of Literature, 2024.

5.“Exilic Marxisms: Lukács and Balázs in Stalin’s Moscow” (《流亡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与巴拉兹在斯大林的莫斯科》). Thesis Eleven, 2022.

6. “World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世界文学与文学理论》).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World Literature, 2022.

7.“Exilic Marxisms: Lukács and Balázs in Stalin’s Moscow” (《流亡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与巴拉兹在斯大林的莫斯科》). Thesis Eleven, 2022.

8.“Beyond Circulation” (《超越流通》). Universal Localities, 2022.

9.“Exilic Inscriptions: Migration and the Resistance to (World) Theory” (《流亡的铭刻:迁徙与对(世界)理论的抵抗》). Differences, 2021.

开设课程
招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