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先生曾说,西哲为知识求知识,为真理求真理,“故印度之哲学,均宗教也”。这是责备印度人无能区分宗教与哲学,不能像西哲那样发挥出“纯粹哲学”、“纯粹理论”。朱成明老师认为:这个质疑有个未经检讨的前提,那就是神话、宗教与哲学的对立。而将神话、宗教和哲学对立起来,把解脱(灵魂的自由、生活的拯救)看作外在于知识的实用目的(“主观价值”),这是启蒙以来客体化、认知化哲学处理传统知识时发挥出来的论旨。
在前启蒙哲人那里,最高真实既是“被理知之物”(noēton),也是“被渴求之物”(orekton),“知识”不是启蒙哲学那种认知化、命题化“纯粹理论”,而是一种灵魂状态:是在知行合一之中达成“生活的拯救”、“幸福”、“至福”。知识的纯粹性不是指理性和意欲的分离(“价值中立”),而是指不以世间的有限事物(如享乐、金钱、权力)为终极目标。印度哲学就“至善”(shreyas)、“不朽”(ānantya)、“最上之物”(parama)展开思辨,以求出离(naishkramya)、解脱(mukti),不以世间有限目的为祈向,何尝不是纯粹知识?
我们不能跟随启蒙哲学的偏见来看待印度哲学,反而应该从对印度哲学的学习中,再去重新认识西方前启蒙哲学传统,以期互相发明。本课程以印度哲学中的经典名篇为主,师生将和印度古代那些伟大的心灵一起,去求索这些经典所传达的真实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