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哲学系 > 动态 > 正文
综述 | 思想史文本中的“留白”与“断裂”
日期:2023-10-17 22:48来源: 作者:

2023年9月27日下午,“弘道:重大哲学名家讲坛”第六讲暨重庆大学高研院文字斋讲座第142讲,在博雅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讲座主题为“思想史文本中的‘留白’与‘裂隙’”;由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主讲,重庆大学哲学系张文涛教授主持,重庆大学哲学系田探教授、重庆大学中文系钟融冰讲师与谈,数十名师生参与研讨。




本次讲座主要通过《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庄子》“庄周梦蝶”章,分析如何把握哲学文本之“言外之意”空间。讲座伊始,郑开教授以《老子》中的“道”引出了话题。“道”具有“言说”“真理”“理性”等意谓,而史籍表明,“道”并非老子的发明。类似地,《论语》中“仁”的意谓,同先人所讲的也有所不同。运用日常语言去解释“道”“仁”,往往会出现真实意谓的偏差。借助“道”“仁”等概念,郑开教授强调了哲学概念的不可被定义性:第一,需要澄清哲学概念的语词;第二,需要进一步探究许多复杂的哲学概念语词。

接下来,郑开教授引经据典,展示了如何顺应思想史脉络、结合具体语境,深入诠释古典文本。例如,在阐释《老子》“朴散则为器”章时,需注意“朴”的本义与引申义;在阐释《论语》“祭如在”章时,需注意古代祭祀活动与鬼神概念紧密相连;在阐释《周易》“无私无为”章时,可将“无思”“无为”概念与道家联系。

深入的诠释掀开了文本的面纱,揭示了文本内部的留白与断裂。以《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为例,在“万物皆备于我矣”与“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之间,有着空白感。郑开教授通过关注典籍的内在脉络,找到了这两处的逻辑联系:知觉性。郑开教授参考了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点,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矣”依赖知觉性,是物我合一的境界。又参考了《四书章句集注》“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乐,音洛。诚,实也”的评注,认为“诚”是表示精神知觉性的状态词,它让万物一体成为可能。在梳理各路文献时,郑开教授表示,要善于捕捉《孟子》文本与其他儒家哲学的精妙关联,将有联系的片段剪辑到要论述的文本下,进行详细的论证。




文本内部为何会有留白?如何判断文本的留白是否为刻意的设计?郑开教授给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保持文本的简洁明确;第二,通过曲折、障碍,强迫读者参与文本的重建,自己去寻找答案。这两种解释中,第二种解释更为重要。以《庄子》“庄周梦蝶”章为例,庄周梦蝶的寓言与 “此之谓物化”之间,有着明显的断裂感。而通览《庄子》其他篇目,“梦”与“化”相互解释。化有三层意思:变化;不变;变化和不变合起来的物化。“万物皆化”可以用“物化”来代替,某事物发展到终点,就转变为不同事物,由此形成了无穷无尽的循环。庄周梦蝶,就是相互转化的例子。在郑开教授看来,正是通过留白、断裂,文本邀请读者们主动去解释文本。

最后,郑开教授对哲学思想史当中的“留白”与“断裂”问题提出学术建议:中国哲学史当中的语境概念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第一,要一以贯之地在具体语境下,分析文本的准确意义。第二,关注文本中的提示。

在与谈环节,田探老师谈到了哲学中的语境主义方法论。郑开教授的讲座似乎倡导读者在文本留白处,挖掘作者的动机,这种挖掘与施特劳斯的隐秘写作有些相似。而斯金纳(Quentin Skinner)提出的“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要求将文本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理解,恰恰反对施特劳斯的隐秘写作,即将文本视为作者信念的表达。我们如何看待这两种方法论的矛盾?

郑开教授表示,留白不见得是隐秘写作,而是一种启发性的写作。因而要以文本为主题,注意文本上下的思路脉络,第一,要求证哲学概念准确的意思;第二,要发掘文本隐藏的东西,最终得出一个解释。例如,《庄子》有能力用条理清晰的论证,但也会用诗意的语言提示另外的东西。如“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说明了哲学概念“气”的多个语境层次,因此要结合该句的具体语境来理解“气”。

第二位与谈人钟融冰老师结合近期课堂授课经验,赞同郑开教授提到的比喻:在文本生成过程中,作者留下的空白是给读者的邀请函,邀请读者去共同建设文本。钟融冰老师认为,中国早期文本的生成过程非常复杂,作者与后世的理解者、注释者,乃至翻译者,共同构建了思想史的表达方式。钟融冰老师也联想了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方法:如果要做好诠释学的艺术,诠释者必须具备完整的人的知识、完整的语言知识,也就是语文学。但这个语文学不仅仅是字词训诂等小学内容,或是文献学内容,还包括对文本历史语境的探讨。在这一点上,中西是相通的。钟融冰老师提问,文本的断裂部分是否可能源于作者同时代的默契,而这样的默契会造成不同时代读者的理解困难?




郑开教授认可了钟融冰的猜想,以诸子百家的“刑名”为例,说明了不同时代读者的阅读感受差异。在讨论思想史文本相关问题时,需要明确文本对于思想家的契合度,这样才能回到中国哲学的本身问题之中。

其他在场的老师、同学也积极提问,参与讨论。本次学术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