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动态 > 正文
综述|林精华:联合国框架对世界文学认知的改变
日期:2024-11-11 08:07来源: 作者:


2024年11月4日晚,重庆大学文字斋讲座第一百八十一讲暨文艺复兴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三讲“联合国框架对世界文学认知的改变”在重庆大学A区博雅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重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重庆大学文艺复兴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承办,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林精华教授主讲。讲座由重庆大学中文系主任金浪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50余名师生参与研讨,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180282


26E0C1


讲座伊始,林精华教授通过三个引人深思的案例,探讨了联合国在全球稳定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他通过1945年联合国的成立和1991年苏联解体,探讨了爱国主义与联合国之间的潜在冲突;其次,他讨论了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主权独立与国家间相互尊重的原则,以及不同国家文化体系如何与联合国框架相互兼容;最后,他分析了联合国近期发布的《未来宣言》对世界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并借此深入探讨了文学教育与国家差异之间的关系。


225A0E


随后,林精华教授回到本次讲座的主旨,详细梳理了联合国框架的建立与冷战时期文学批评方法的变革之间的联系。他从1815年至1917年影响研究的发展历程出发,认为这种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不仅是法国知识分子履行知识责任的体现,也扩展了文学研究的边界,促进了各国民族主义的兴起。随着影响研究的传播,美国也开始探索一种解释普遍文学的方法。

进入冷战时期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西方的结构主义等批评方法形成对立,而美国比较文学系的兴起则促进了这些方法的全球传播。在联合国框架之下,这些方法不仅跨越国界,还有助于构建了大西洋两岸的文学共同体,使得文学批评不再局限于单一国家,主张从审美角度讨论世界文学,在全球范围内求同存异。林精华教授还强调,在联合国框架之下,每个国家的文学都能进入其中,这也有助于中国继续发扬传统文化。


222F5E


然而,随着冷战结束和联合国框架的功能衰退,文学批评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林精华教授出,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批评需要回归历史,修补和更新旧有的理论,以适应全球化的新趋势。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文学与全球政治经济的关系,探索文学批评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交流提问环节,针对中国文学如何焕发出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奥斯曼土耳其和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文学框架中的位置等问题,林精华教授一一做出了深入且极具启发性的回答。主持人金浪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林精华教授在后设的框架下思考了文学与世界格局的深层次关系,透视了以文学为代表的知识话语背后的政治动因。

此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探讨联合国框架对世界文学认知的影响,林精华教授不仅揭示了文学批评方法的演变历程,还引导大家思考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研究的新方向,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文学与世界格局的关系。


2627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