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文艺批评·读书会
第四期 第一次
文学批评与公共领域的转型
2024年5月7日晚,重庆大学中文系“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心举行“历史与政治:叩问文学批评的位置”读书会第一次讨论。本次研读主题为:“文学批评与公共领域的转型”,主要围绕特里·伊格尔顿1984年出版的作品《批评的功能》展开。本次读书会由中心成员阮芸妍老师领读,2023级博士生李艺、禹秋实导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振老师主持,中心主任金浪教授、中心成员石磊老师、崔文骏老师及中文系刘安琪老师,以及十余名硕、博士生参与研读讨论。
作为开场,张振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回顾往期读书会由王国维到雷蒙·威廉斯再到叔本华的文脉关系,厘清“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心的学术关怀,强调在历史、政治、社会的具体脉络中理解美学及文艺批评的功能。张振老师提示大家可以注意英美新批评的学术脉络与中国学界的互动关系,这也是本次读书会借助伊格尔顿的视角打开“文学批评”的设计初衷。
导读环节,禹秋实同学首先用文本细读的方式阐述《批评的功能》一书的主要结构和文本逻辑。他指出,伊格尔顿在前言中表达其问题意识是探寻批评的实质性社会功能,故在第一章中,伊格尔顿首先确认了“批评”这一概念的政治属性,全书中的“批评”概念都应在政治社会的层面去理解。阮芸妍老师补充提醒大家要注意本书中“批评”概念所带有的“现代性”特征,当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用“理性批判”和“启蒙批判”来抵制威权统治,在专制体制之下为自己找到独立的话语空间时,现代批评就带有此特点。在第二、三章的导读中,禹秋实同学分别以“批评的阶级属性”“批评如何滑入学术机制内部”为题,分享他的读书感受与思考。他认为,伊格尔顿意在把批评带入一个纯政治社会的范畴内,重新召回“批评”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功能。阮老师在领读中一方面点出书中“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对了解书中“批评”观的重要性,但也特别提出不可忽视书中对“公共领域”概念所具有的排他性的警惕。
禹秋实导读
随着前半部分的阅读结束,读书会进入到第一阶段的研讨中。张振老师从历史的文脉上为我们打开理解伊格尔顿的视角。他提醒大家可以参照笛卡尔哲学去理解伊格尔顿关于抽象的平等理性原则的论述。进一步,张老师认为,伊氏也想表明:当阶级利益冲突在历史中瓦解理性范式所自我宣称的普遍性之后,公共领域已经承担不了构筑共识的功能,部分英国批评家在这一状况中发现了德国观念论美学这一思想资源的针对性,试图用审美的“非功利性”原则解决文化政治层面的“无政府”状态。而浪漫主义则进一步将之深化到了超验精神的领域。张老师由此引申出伊格尔顿对浪漫派的相关表述。
张振老师发言
读书会的后半部分由李艺同学开展第四到六章的导读,他指出《批评的功能》从第四章开始,伊格尔顿把眼光转到了20世纪,在这一时期,当批评只能在大学体制中寻求庇护的时候,批评的专业化呈现出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批评家们仍然幻想着通过大学“反攻”社会,重新构建公共空间。通过揭示《细察》这一文学批评期刊的矛盾本质,伊格尔顿的论述从批评延展到文学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自下而上的“反公共领域”的崛起以及知识分子内部的专业化的压力下,批评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转向,日渐失去回应和介入现实的能力,其背后的决定因素是资本主义社会市场化、专业分工的日益加深和以形式理性为支撑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日趋瓦解。李同学认为研究批评的功能、重新思考批评在社会中的地位不仅有趣且具有启发性,同时也是批评生存的必要任务。
李艺导读
阮芸妍老师指出,在20世纪大学中的学科化、制度化的出现,替换了参与社会事务的批评,文学批评看似变得更加“纯粹”时,文学自身反而开始“不纯”了,它开始更深地涉入社会变革过程、承担意识型态功能等等。此外,当《细察》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去重建一个公众领域时,便会陷入到两难的困境之中。本来,大学、学院专业化的领域是一个“理想”的、“自主的”文化空间/与外界脱节的空间,但是1960年代的世界革命风潮却改变了这种“平衡”,知识也开始“异质化”,意识形态上也展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此现实之下便出现了与之形成回应的理论。书中最后一章在论述了现今的文学批评状况后谈到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及“家庭”私密领域,阮芸妍老师认为,在讨论大众文化时,文化工业、文化产业、文化生产机制会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其背后的商品、消费主义、广告等“意识形态”都会成为隐蔽在现代批评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伊格尔顿才会强调当代批评家面对的仍是历史文化的问题,但如果文学批评的对象被限定,被困顿在所谓文学正典之中,那就无法回应当代的社会生活。
阮芸妍老师领读
在自由讨论环节,参与读书会的同学们轮流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想,涉及到读书会主题、批评的标准、文化研究、反思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批评、批评的效度等多个方面,到场的老师们对此也进行了回应。石磊老师强调要关注伊格尔顿讨论问题的方式,尝试理解伊氏把握问题的意识与方法,伊格尔顿所强调的是批评的政治性和实质的社会功能,渴望重建一种共同的、长远的政治目标。金浪老师指出,要思考伊格尔顿对于公共领域的态度,以及对于批评的传统角色的认识,同时可将本书与伊格尔顿所著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进行对读。刘安琪老师分享了自己阅读时所把握的关键词:“读者”与“大众”,提出要进一步探究批评家应处于何种位置。崔文骏老师由书中的“圣人”一词引出了审美非功利性背后的道德问题,并谈到了阿诺德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最后,主持人张振老师指出,要回到历史语境中考察书中的观点,同时也需要重新理解文艺批评在今天的政治愿景及其所依托的力量。
石磊老师、金浪老师、
刘安琪老师、崔文骏老师等参与研讨
本次读书会通过研读《批评的功能》,使同学们对于17、18世纪以来英国“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兴起和变迁,以及背后的整体历史进程和复杂的权力关系变动有了更清晰的把握。6月初的第二次研读,将由崔文骏老师领读特里·伊格尔顿的另一本著作《文学批评的革命者》,欢迎各位老师、同学们的关注和参与。
撰稿:李艺、禹秋实
审校:阮芸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