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断裂或重生?
2023年1月8日晚,重庆大学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师生在线上成功举办了第一期第三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传统的断裂或重生”,主要围绕罗钢教授《传统的幻象:跨文化语境中的王国维诗学》的第九章至余论部分进行研讨,对王国维的境界说的建构、中西诗学观念对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本次读书会由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主任金浪教授主讲,中心成员石磊老师、斯维老师、张振老师,中文系古代文学方向吴娇老师以及中文系的十余名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了读书会。
参会人员
读书会开始,金浪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次读书会的主题。金浪老师指出,本次读书会是王国维系列读书会的最后一次,在围绕“传统的断裂与重生”主题展开的研讨外,也希望在前两次读书会基础上对“跨文化视野下的王国维诗学”这一总题进行简要回顾与总结。随后,中文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高凤璐和韩晨妍进行了导读。
高凤璐以“‘意境说’的理论建构与历史建构”为题对罗著第九、十章做了导读。她认为第九章重点讨论了王国维“意境说”经典化的过程及合理性。“意境”这个中国传统诗学遗留下来的符号具有包容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的意义空间,王国维在其中寄植了以康德、叔本华哲学为基础的德国美学传统。在他之后,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人也借助西方美学传统对意境理论的建构作出重要推进。罗钢教授引用拉康的镜像理论说明了中国几代学者建构起来的意境说实质乃“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第十章则重点分析了蓝华增、古风、叶嘉莹等学者分别从形象思维、情景交融、佛学之境等角度试图为“意境说”建立一个贯穿中国诗学史的系统,但其中意境的意义是高度语境化和文本化的,依附于不同的思想脉络,并不存在一种稳定的同质的意义。参照英国学者昆廷·斯金纳提出的“学说的神话”的说法,上述学者的努力也可视为是脱离了自身历史语境、依据某一理论范式进行的人为建构的学说神话。
高凤璐
韩晨妍同学从衍指符号概念入手对第十一章和余论进行了导读。她认为第十一章核心在于指出“意境”/“境界”作为衍指符号,遮掩了其思想上的外来性质,使得王国维在与常州词派的对话中更容易受到后者的认可。罗著运用对位阅读,分别围绕典型与意境、image与意象、主客观统一与情景交融、讽喻与比兴展开辨析,不仅指出根植于德国哲学的王国维诗学与中国传统诗学之间的差异,也揭示了在跨文化诗学中隐藏的西方文化霸权对中国诗学传统的挑战。而余论部分则聚焦中国当代学术界在面对跨文化诗学问题上时的“失语”困境,深刻地指出在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现代转化命题的背后,存在着中国古代文论术语经过“自我阉割”而成为空洞能指、成为被偷梁换柱的衍指符号的危险。罗钢教授提示,应当警惕回归传统的主观意愿反使得真正的传统被失落这一悖论性的状况,并由此指出在通往中国古代诗学传统的道路上,中国学者可能需要打破“传统”的幻象,重新出发。
韩晨妍
在两位同学的文本梳理基础上,金浪老师围绕罗著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主体性问题进行了延伸性讨论。首先,金浪老师指出罗著的对话对象是把王国维读解为中国传统诗学代表的主流看法,书名“传统的幻象”指涉的便是这样一种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误认。在对这一观点的驳斥上,罗钢教授展示了令人钦佩的深厚学养和理论文本细读的精湛功力,树立了跨文化诗学研究的典范。然而,这一对话对象也反过来高度规定了罗著的论证。在伽达默尔的现代解释学看来,传统作为效果史,乃视域融合之产物,虽然这在罗著中也被重点提及,但罗著出于驳斥对手的需要,却暗中预设了现代中国与古典中国的断裂。
接着,金浪老师从罗著中王国维诗学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观点出发,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王国维对西方美学的吸收会取径德国而不是英法,并经此重新思考文化吸收与文化抵抗之间的复杂关系。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德国,正是在面临因工业革命强盛起来的英国和得益于统一王权的法国的威胁下,走上了以“精神”来对抗英法所代表的更发达的物质文明的道路,从而发展出了以德国哲学和浪漫派为代表的德意志文化。近代中国的处境与18、19世纪的德国显然存在着共通处。中国对德国思想的青睐,便包含了通过吸收西方内部的反现代因素来对西方霸权进行抵抗的意志。竹内好在对中日近代的比较中便指出日本的近代体现为“优等生文化”,善于学习,但缺乏自己的主体性,而中国的近代则体现为不断的“回心”,看似学习得不顺利,却形成了自己的主体性。
金浪老师
最后,针对罗著背后预设的古典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断裂,金浪老师联系贺照田老师的研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金浪老师认为现代中国在与古典中国的关系上并非截然断裂,20世纪中国革命之所以能成功地翻转和打造中国社会,便包含着丰富的对传统的理解与转化,只不过这些部分常常没有形成有效的认识和表述。就此而言,罗钢教授的工作非常值得钦佩,不仅有助于破除不假思索的误认,也反过来有助于把现代中国相对化,以便更进一步追问其中复杂的古今转换。而过度强调文化之间不可通约的特殊性,是不利于对普遍性的追寻与重构的。最后,金浪老师指出,知识与话语的不平等也许并不能完全在话语层面解决,而是需要实践层面的改观,实践的突破将会为话语知识的再出发提供契机。
在研讨环节,斯维老师非常认同金老师对于罗著的批判性反思,并补充王国维的选择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是回到传统,他作为文学革命的先行者,其实有着更大的现实抱负。张振老师以1938年梁漱溟与毛泽东在延安的争论为例,指出相较于古今中西的对立转换而言,语言与经验之间的转换也许是另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这涉及到在历史情境中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知识的运用。知识的断裂并不就等同于“传统”的断裂,因为所谓“传统”的存在形式更多地体现在价值观念层面,体现在知识的构造和运用方式的层面。而人文学科的作用之一即在促进语言与实践之间的转化方面发挥更多的能动性。吴娇老师从《诗经》所强调的政教作用出发,认为研究作品的出发点应思考传统营养如何有助于建立主体性的问题。石磊老师也谈及自己的阅读感受,他认为古典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断裂本身就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并认为罗著的这一预设带有某种“壮士断腕”的意味。
斯维老师
吴娇老师
张振老师
石磊老师
最后,尹雪对自己参加本期读书会的收获进行了总结。她认为阅读罗钢老师的著作收获很大,同时老师们的发言对她深有启发,比如思想家对某种外来思想的运用,往往并不是在原本的意义上使用的,而是可能存在偏离,而偏离的内在逻辑以及动力,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通过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围绕王国维诗学主题举办的三次读书会,老师和同学们不仅在跨文化视域下加深了对王国维诗学和美学的认识,也收获了对于各自研究的启迪。至此本学期的读书会告一段落,下学期中心将围绕新的文本展开阅读与讨论,敬请感兴趣的朋友关注。
撰稿:高凤璐、韩晨妍
审核:金浪
编辑: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