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上午,重庆大学文字斋讲座第182讲“明清大凉山边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变”在博雅书院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龙圣教授主讲,重庆大学历史学系廖涵副教授主持,重庆大学法学院张晓蓓教授、历史学系张华副教授,中文系代启福副教授等参与交流讨论,校内外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龙圣教授介绍了大凉山区冕宁水田彝族的概况,讲座围绕白鹿营水田彝族聚落以及族群特性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过程展开。这一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万历年间,白鹿营彝族从高山迁到平地定居而形成聚落。通过对《冕宁档案》等历史文献的考察,龙圣教授指出,白鹿营彝族聚落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且与宁番卫招募高山彝人充当营兵、抵御地方叛乱有关。第二个阶段是清初至乾隆晚期,白鹿营彝族的聚落形态、权力格局和风俗文化等方面仍保持着较强的独立性,与后来所观察到的“水田彝”有着显著的区别。白鹿营彝族的聚落特征主要体现在“夷多汉少”的聚居形态、以耆宿为主导的权力格局、彝族文化的延续三个方面。第三个阶段是乾隆晚期以来,随着乾嘉之际移民的大量到来,白鹿营与移民一同被编入保甲体系。在与同甲汉人的互动过程中,白鹿营彝族“夷多汉少”的聚落形态被打破,耆宿及其权威消失,服饰、语言文字等风俗文化发生转变,同时激烈的资源竞争亦促使白鹿营鲁姓彝人援引国家权威,在此过程中增强了国家认同。至此,近代以来学者们所观察到的有别于高山彝族的“水田彝”的聚落形态最终形成。
最后,龙圣教授还给出了五点总结与思考,并着重讨论了“水田彝族自我认同形成和维系的原因”和“高地族群的生存策略”两个问题。龙圣教授认为,清中叶以来汉彝在地方上的资源竞争,在客观上强化了“水田彝”的自我认同,而高地族群在生存策略上的选择路线是多元的,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
讲座结束后的与谈环节,师生们围绕水田彝族的形成与龙圣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张晓蓓教授分享了自己数十年从事大凉山区研究的经历,高度赞扬了龙圣教授对大凉山区彝族的深入研究。张华老师和代启福老师从各自专业角度对龙圣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点评。龙圣教授对大凉山区水田彝族的考察,深入浅出,不仅拓宽了在座师生的学术视野,也为西南山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撰稿:郑晓
摄影:李奕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