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新兴和前沿学术领域,科幻研究紧密地呼应着时代变革。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应运而生,新型生产工具和新型劳动者队伍走上历史舞台,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革命的震撼激发了人们探索未来的激情,科幻文学以其对未来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大胆想象,为激发创新精神、鼓舞探索热情、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为此,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将以“科幻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于2024年10月12日在重庆大学举办第三届“成渝双城科幻研究工作坊”。本次会议将汇集来自重庆、成都以及全国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分为12个分论坛展开讨论和交流。
会议的具体议程如下:
9:00 - 9:15
开幕式、领导致辞
9:15 - 10:00
主旨演讲(博雅学院报告厅)
李静(中国艺术研究院):重审赛先生:当代中国科学文化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对谈:李广益(重庆大学)
10:00 - 10:25
合照、茶歇
分论坛
10:40 - 12:00(5个报告)
分论坛一:科幻与生态研究(博雅学院报告厅)
(主持:冀恒达,评议:余昕)
王一平(四川大学):气候科幻小说《水刀》的“水利社会”困境
吕广钊(复旦大学):布莱恩·奥尔迪斯《漫长的地球午后》中的幽暗生态和物质能动性
朱明(四川大学):绝对他者与情感中介——物质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索拉里斯星》研究
王雨童(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化的自然:“盖亚”假说的历史动力与当代流变
胡琦霖(重庆大学):“原爆”时刻与历史幽灵:人类世视角下的生态灾难叙事——以两版《哥斯拉》电影为核心
分论坛二:科幻人类学(二教A2114)
(主持:姜振宇,评议:孙旭)
赵潞梅(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神话思维、理性思维与量子思维——从主体论的变迁看后人类时代的科幻人类学建设
陈文佳(复旦大学):末日推想小说中的能源困局和时间政治:以《橘子回归线》为例
姜佑怡(四川大学):科幻人类学视野下的火星想象与表述——以冷湖火星小镇为例
童博轩(重庆大学):空间政治视域中的技术未来——以1990年代中国科幻文学为中心
谭跃洲(重庆大学):血液·网络·河流——《加尔各答染色体》中绵延共生的“水”世界
分论坛三:技术伦理批评(二教A2115)
(主持:刘安琪,评议:李静)
吕叶(四川大学):技术下的身体与永生——论唐·德里罗小说《零K》中的技术想象与后人类批判
张泰旗(华东师范大学):“弗兰肯斯坦难题”与技术社会的人文主义——以阿缺科幻小说为中心
吕兴(武汉轻工大学):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人工智能想象新变
游烁楠(重庆大学):科幻文学的伦理教益:以《像我一样的机器》中人机社区的幻灭为例
胡晨悦(重庆大学):近未来人-机关系想象的泛科幻书写——以《克拉拉与太阳》为例
12:00 - 14:00
午餐、午休
14:00 - 15:20(5个报告)
分论坛四:科幻影视研究(博雅学院报告厅)
(主持:陈颐,评议:赵潞梅)
胡亮宇(北京语言大学):如何在撤离中抵达未来?近年来中国科幻电影中的“弱影像”通道
骆世查、胡缘欣(四川大学):科幻影迷的“中国性”思辨——以中国早期科幻电影的受众书写为中心
王羽慧(香港城市大学):科学与神秘的边界:西方科幻电影在民国时期的文化接受
汪凌政(重庆大学):中国科幻电影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影像建构——基于《流浪地球》系列的计量分析
杨宇静(河北师范大学):从现实主义科幻到科幻现实主义——1980年代中国科幻电影中的想象与现实
分论坛五:世界文学(二教A2114)
(主持:姜佑怡,评议:吕广钊)
张琨(河北师范大学):丝绸朋克中的技术怀旧现象与世界主义路径——以《狩猎愉快》为例
何锐(重庆移通学院):巴西当代葡萄牙语科幻简述
武惠楠(北华大学):虚构与现实的交织:《复活之日》中的历史编撰元小说分析
程哲浩(重庆大学):时间、技术、民族与遗忘 ——拉美文学爆炸中的科幻运思
谢恺晴(重庆大学):非洲未来主义的本土化探索:尼迪·奥科拉弗作品中的“诡变者”
分论坛六:当代中国科幻(二教A2115)
(主持:童博轩,评议:陈文佳)
都奕君(山东大学):21世纪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时间加速书写
姜振宇(四川大学):为同志的父亲——刘慈欣小说中的中国现代父子关系
刘茸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时空皱褶与“世界中国”——刘慈欣与中国科幻小说的未来想象
李斌(贵州师范大学):数智化生存:中国科幻小说视域下的人类图景
文红霞(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科幻的现实:论刘洋小说的“世界架构”及哲学隐喻——以《火星孤儿》《井中之城》为中心
15:20 - 15:30
茶歇
15:30 - 16:20(3个报告)
分论坛七:科幻中物的书写(博雅学院报告厅)
(主持:余昕,评议:刘安琪)
胡盛涛(西华大学):科幻现实主义文学中日常生活物对人的异化以及解决之道 ——以韩松《地铁》《高铁》为中心
肖达娜(四川师范大学):21世纪科幻小说中的未来食物想象及现实关怀
罗浩然(四川大学):科幻小说的想象世界建构——论特德·姜作品中的“物”书写及叙事功能
分论坛八:赛博朋克科幻小说(二教A2114)
(主持:胡晨悦,评议:姜振宇)
彭筱箐(中国传媒大学):《虚拟偶像爱朵露》:迈向后人类的“赛博偶像”之想象
李春熠(华东师范大学):论《双面真相》中的赛博格记忆
韩笑(重庆大学):进入赛博的路径:作为中国赛博朋克滥觞的电脑科幻
分论坛九:女性的科幻与科幻中的女性(二教A2115)
(主持:黄亚菲,评议:王雨童)
李广益 柏毅恒(重庆大学):想象一种女性主义的“孕育”——赵海虹科幻小说中的女性/母性意识
刘洋(重庆大学):以情识文:女性科幻具有更细腻的情感吗?
黄宇豪(四川大学):被压抑的“女神”:《科幻世界》封面中女性形象的视觉叙事(1993-2023)
16:30 - 17:40(4个报告)
分论坛十:科技与文化(博雅学院报告厅)
(主持:何锐,评议:胡亮宇)
陈文斌(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思想实验的科幻电影—未来文明形态中的“反资本主义”
陈颐(重庆交通大学):《索拉里斯星》中的道家思想研究
刘安琪(重庆大学):边地、机器与“现代的事”:论袁俊的话剧《边城故事》
冀恒达(重庆大学):“春风自东来”:浅谈当代中国工业文化的赓续与创新 ——从“工业文学”概念变迁出发
分论坛十一:后人类的身体美学(二教A2114)
(主持:吕广钊,评议:王一平)
朱梦梦(香港中文大学):“机器-人”邂逅中国:晚清民国时期的机械感知与文化想象
黄亚菲(重庆大学):“多美妙的发明时代!”:爱伦·坡《被用光的人》与“义体”书写的早期科学反思
蔡嘉宁(四川大学):科幻作品中的主体确证:生命、意志与身体——以动画《万神殿》的“上载”为例
郭润怡(天津师范大学):论《数字永生计划》中的“数字生命”构想与身份困境
分论坛十二:多媒介与科幻产业(二教A2115)
(主持:谢恺晴,评议:刘洋)
贾天翔(暨南大学):谱系、类型与风格——科幻传统与电子游戏何以相生?
高玮明(利物浦大学):怪谭文类与网络科幻《诡秘之主》:联系、影响与创新
徐可(四川大学):地方到全球:成渝双城科幻文化产业的崛起与文化再造
周嘉旭(重庆大学):“我们的明天”:“十七年”时期(1949-1966)迟叔昌科学文艺创作中的“画话空间”
18:00-18:15
会议评述(博雅学院报告厅)
姜振宇(四川大学)
18:15-18:20
闭幕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