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Academic News

文字斋讲座第172讲 | 合“天下”于“中国” ——十至十三世纪中国传统国家观的再形成
日期:2024-05-31 08:58来源: 作者:

“弘道:重大哲学名家讲坛”第十五讲

暨文字斋讲座第一百七十二讲

合“天下”于“中国”——十至十三世纪中国传统国家观的再形成



主讲人:江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主持人:张文涛(重庆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

与谈人:陈赟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郭畑(重庆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闫云(重庆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时间:2024年6月9日(星期日)15:00-17:00

地点:博雅书院报告厅

主办:重庆大学哲学系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主讲人介绍:

江湄,历史学博士,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史学史、思想史和史学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集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专著《创造“传统”——章太炎、梁启超、胡适与中国学术思想史典范的确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繁体字版由台湾人间出版社2014年出版)获得2017年北京市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获得2013年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合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获得2002年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讲座内容简介:

经过十到十三世纪的历史巨变,“天下—中国”观念话语体系经过重大的调整和变化,得以重新建构,重新适应、解释、涵括了历史变局,而不是导向东亚世界民族意识兴起和民族国家分立的历史趋势。也就是说,经过上百年的辽宋夏金对峙,仍然不足以改变中华文明崇尚“大一统”的“天下主义”的价值观念,并没有出现能取代“这一套”的“另一套”,而使中华世界的分裂局面合理化和正当化。相反,正是“天下—中国”观念话语体系的发展和扩容,才能把所谓的“征服王朝”包容进“中国”之内,使中国史有所断裂的同时,开启了一个合“天下”于“中国”的新的历史进程。

我们今天的“中国”观念,既不是一个帝国式的想象,也不同于现代的国族认同,它与多民族统一国家长期存续的历史密切相关,其中包含着历史上的分分合合所依据的文化价值原理,已经被我们日用而不知了。我们要问的是,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存续所依据的文化价值原理何在?放在现代世界及其文化环境中去看是不是还有道理?道理又何在?也就是说,中国这个巨大的政治共同体和文明共同体,它存在和继续存在的道理何在?这些问题,深切地关系到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对于自身存在的自觉。



extend1 【文字斋讲座】合“天下”于“中国” ——十至十三世纪中国传统国家观的再形成 extend2 主讲人:江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extend3 2024年6月9日(星期日)15:00-17:00 exten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