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重庆大学博雅学院&高研院举行2022届毕业典礼,金浪老师作为教师代表作了致辞。他以“变化”起兴,以“教化”切题,又以 “实践”收题。“经者,常也”,“经典”引导每个时代的人们去获得应对风云变幻的力量,而人生的广阔天地又不过是换着不同方式继续去“读”经典。经典的生命、生命的经典,博雅教育之所以注重经典阅读,这或许是一个意义隽远的回答。以下为致辞全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毕业的快乐。这样的场景,我参加过很多次,但这次的心情却有点不同:过去我和你们一样坐在台下,心情是兴奋又放松的,此刻我站在台上,心情则变成了兴奋加紧张。兴奋,是因为感受到你们即将策马扬鞭的激越;紧张,是因为面对这么多似曾相识的“我”,现在的“我”究竟还有什么可以坦然相告的呢?此刻站在台上的“我”,还是过去坐在台下那个少不更事、愤世嫉俗的青年吗?想到这些,我就免不了惶恐不安。
过去的“我”坐在台下,现在的“我”站在台上,倒是很形象地诠释了一个汉字:“化”。“化”从一正人,一倒人,会人变化之意。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一会上一会下,一会正一会反,这就是世界最基本的状态。古今哲人对此都有着深沉的思考。“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赫拉克利特的名言,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变化,让这个世界危机四伏,难以捉摸,但变化同时也是世界的魅力所在,未知与新奇,吸引着人们穷其一生去探索。
“化”的另一个意思是教化,也就是通过教育改变人。《易经·彖传·贲卦》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同时包含了“化”的两层意思:前一句讲的是自然的变化,后一句讲的是文明的教化。正因为世界变动不居,圣哲才创制文明以化育人,这包含了以“化”应“变”的逻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学、历史、哲学,归根结底都是应对变化的学问,而凝聚着这些学问智慧的典籍,则被尊称为经典。
每年招生季,总会有学生和家长来问:“博雅学院是学什么的?”我们答:“学经典。”他们接着问:“什么是经典?都学哪些经典?”“经典就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典籍,比如《诗经》《论语》,比如《荷马史诗》《理想国》……”每到这时,学生和家长们总会点点头,不知道是真的明白了,还是不感兴趣了。经典之所以能历久弥新,是因为它反复地被阅读,被阐释,而它之所以反复地被阅读,被阐释,又是因为每个时代的人,都可以从中汲取洞察世事变迁的智慧,获得应对风云变幻的力量,而经典也由此延续它的生命。
虽然古今圣哲早就洞悉了变化是世界的本质,但想必没有哪个时代变化得像今天这样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生物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人类经验翻天覆地的改变: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被打乱,远在天边的事物变得触手可及,近在咫尺的事物却变得难以捉摸。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催生出人类前所未有的自信,似乎一切都尽在把握中,但谁曾料到,两年前爆发的疫情,又给我们上了一课。如何运用经典中的智慧和力量,去应对这个波诡云谲的世界,仍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两年来,疫情给大家的大学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不完美:太多的网课,太少的见面;太多的孤单,太少的恋爱;太多的清规戒律,太少的裘马轻狂……也许未来这些都会成为你们这一届毕业生的共同记忆。与这些不完美相比,因为文字斋在翻修,今天的毕业典礼只能在博雅小院举行,也许就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吧?但回头想想,难道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不是向来如此吗?认识到世界的变动不居,也许意味着我们得学会接受不完美,学会与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共存,甚至要学会习惯失败。但话又说回来,学会接受不完美,就等于放任自由,随波逐流吗?学会与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共存,就等于趋炎附势,同流合污吗?学会习惯失败,就等于彻底躺平,向恶势力低头吗?我相信,经典中早就为我们给出了答案。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这是1918年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先生投湖自尽前问儿子的话。父亲对世界的绝望之问,儿子用一辈子的身体力行交出了答卷。
所以,不管你们对自己的校园生活满意不满意,今天你们都要毕业了。也许你们中的部分人就要彻底告别校园,但毛主席说过“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你们用得着担心出了校园再无校园吗?也许你们就要告别师长了,但孔子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用得着担心未来的道路上没有携手同行的师友吗?
当然,令人尴尬的真相也许是,你们终于要为告别经典而“弹冠相庆”了,但你们恐怕高兴得太早。经典的生命远比我们每个人都要长。也许终有一天,你们会意识到,毕业不过是孙悟空驾着筋斗云的一跃,经典才是如来佛的手掌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生不过是换着不同方式读经典,在田间地头上读,在车马喧嚣里读,在柴米油盐间读,在刀山火海中读。没有烟火气的经典不过是古玩铺里的摆设,不经实践检验的真理不过是另一种虚妄。
所幸你们有的是时间!
到时候了,到检验经典的时候了!
再次祝贺大家!你们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