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22 | 来源: | 作者:
——博雅学院研究生二支部参观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旧址和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 为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干实事、开新局”主题,以“学史增信”为重点,认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博雅学院研究生二支部全体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于2021年6月5日前往北碚区,参观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旧址和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 中共中央西南局成立于1949年,直至1954年撤销。新中国成立后,为解放和统筹经营西南,中共中央西南局对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四省一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实行全面领导。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第二、第三书记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驻重庆领导西南局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西南地区和重庆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旧址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由邓小平、刘伯承和贺龙的三座故居组成。为感悟革命领导人的光辉业绩和思想风范,支部成员依次参观了三座故居,并详细观看了内设的历史陈列展。通过展厅内上百件实物和上千件历史照片,支部成员了解到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刘伯承和贺龙在政权建立巩固、经济恢复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文化繁荣和西藏和平解放做出的巨大贡献。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也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从1938年2月到1946年5月,2000多名复旦师生在这里度过了抗战岁月。1945年抗战胜利,复旦大学回迁上海,但它在重庆的历史并没有终结。1946年,留在重庆的教授许逢熙在原址发起成立“相辉学院”。从1946年到1952年,总共办学6年多,培养出了一批著名科学家和建设新中国的骨干人才。 在参观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校史纪念馆的过程中,支部成员行至第二展厅时都不由自主地慢下了脚步。在这里,陈列了不久前逝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历史资料。巨星陨落,举国悲痛。看到袁老曾经的模样,不免心生感伤。作为“相辉学院”的一子,袁老不忘使命和肩上的责任,为中国、为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袁老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学习。 此次实地研学之旅,支部成员收获颇丰。组织委员李欢说“切身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毕业生党员李奇灿感慨:“前人曾照我,我照后来者。如果没有前人的坚持,我们不会有现在的生活;现在,前人已经逝去,当下的我们也应当为后来者作出贡献,成为启迪他们的前人。”入党积极分子鲁吉颖则谈到:“通过这次实地参观学习,我了解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如何历经艰辛建设西南,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向先辈学习,发扬吃苦耐劳不畏艰苦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自己的力量。” 回顾中共中央西南局和国立复旦大学的光辉历史,让我们从中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相信我们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供稿人:李杨 审核人:朱学博)
——博雅学院研究生二支部参观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旧址和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
为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干实事、开新局”主题,以“学史增信”为重点,认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博雅学院研究生二支部全体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于2021年6月5日前往北碚区,参观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旧址和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
中共中央西南局成立于1949年,直至1954年撤销。新中国成立后,为解放和统筹经营西南,中共中央西南局对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四省一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实行全面领导。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第二、第三书记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驻重庆领导西南局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西南地区和重庆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旧址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由邓小平、刘伯承和贺龙的三座故居组成。为感悟革命领导人的光辉业绩和思想风范,支部成员依次参观了三座故居,并详细观看了内设的历史陈列展。通过展厅内上百件实物和上千件历史照片,支部成员了解到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刘伯承和贺龙在政权建立巩固、经济恢复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文化繁荣和西藏和平解放做出的巨大贡献。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也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从1938年2月到1946年5月,2000多名复旦师生在这里度过了抗战岁月。1945年抗战胜利,复旦大学回迁上海,但它在重庆的历史并没有终结。1946年,留在重庆的教授许逢熙在原址发起成立“相辉学院”。从1946年到1952年,总共办学6年多,培养出了一批著名科学家和建设新中国的骨干人才。
在参观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校史纪念馆的过程中,支部成员行至第二展厅时都不由自主地慢下了脚步。在这里,陈列了不久前逝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历史资料。巨星陨落,举国悲痛。看到袁老曾经的模样,不免心生感伤。作为“相辉学院”的一子,袁老不忘使命和肩上的责任,为中国、为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袁老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学习。
此次实地研学之旅,支部成员收获颇丰。组织委员李欢说“切身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毕业生党员李奇灿感慨:“前人曾照我,我照后来者。如果没有前人的坚持,我们不会有现在的生活;现在,前人已经逝去,当下的我们也应当为后来者作出贡献,成为启迪他们的前人。”入党积极分子鲁吉颖则谈到:“通过这次实地参观学习,我了解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如何历经艰辛建设西南,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向先辈学习,发扬吃苦耐劳不畏艰苦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自己的力量。”
回顾中共中央西南局和国立复旦大学的光辉历史,让我们从中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相信我们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供稿人:李杨 审核人:朱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