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正文 >
30
2025.06

作者:
孙赫阳

教学研讨 |肖馨瑶:什么是自由教育?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借鉴国际上“liberal arts education”教育理念和我国古典书院制传统,矢志建设中国最好的博雅教育实验基地,培养基础文科复合型拔尖人才。博雅学院坚持国际化与开放式办学,提倡“整全、会通、卓越、担当”的育人理念,与国内外同类型教育教学机构常态互动,共同推进博雅教育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2025年6月20日上午,博雅学院围绕“博雅教育与实践教学”举行期末教学研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文、史、哲系主任,骨干教师及班主任等参会。会议由唐杰副院长主持,我院中文系肖馨瑶副教授以“什么是自由教育?”为主题,讲述她近期在圣约翰学院(St.John’s College)访问的经历;她通过沉浸式听课、住宿生活,以及调查走访和师生座谈等,详细了解了该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经验,并形成报告。

4F5B0


AI时代,博雅教育反而最具实用性


圣约翰学院作为美国第三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自1696年建校以来,始终坚守着“我们用书籍和天平,将孩童淬炼成自由的大人”(Facio liberos ex libris libra libraque)的校训。这所院校有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与新墨西哥州圣塔菲两校区,它在 2025 年全美文理学院排名中位列第83位,却在最佳本科教学评比中跻身第11位。


该校以培养自由精神与理智,塑造批判性思维、伦理意识与公民责任为教育目标,在人工智能重塑就业市场的时代,它尤其鲜明地反对功利主义与专业化教育。肖馨瑶强调,秉持培养广而深的素养,而非易逝的工作技能的理念,它将人文与科学教育熔于一炉,以“语法、修辞、逻辑”三大语言艺术与“算数、几何、音乐、天文”四大数学领域构成的“七艺”为根基,让学生在整全教育的沃土上再汲取专业技能。


 “在AI时代,好的博雅教育反而最具实用性。”她引用该校的教育哲学指出,“深入且广博的博雅教育,搭配半年左右的职业技能训练营,既能帮助学生斩获心仪行业的入门岗位,更赋予他们晋升中高层管理者的潜力。”


50C7E



 始终相信经典的价值


圣约翰学院的课程体系堪称“经典阅读”的极致实践。从柏拉图的《蒂迈欧篇》到弗洛伊德的《超越快乐原则》,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各年级研讨课日程表上罗列的经典著作,构成了学生探索文明脉络的航线。数学课程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起步,历经托勒密、哥白尼、牛顿等巨匠的智慧结晶,最终抵达非欧几何与相对论的思想高峰;音乐教育则从识谱、合唱等基础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节奏、和弦与对位法的艺术殿堂。


小班研讨课更是该校教学的核心特色。所有课程均以经典阅读为基础,采用研讨课(Seminar)、辅导课(Tutorial)等形式,鼓励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评估方式同样独具匠心:每学期10页的短论、大二与大四的 20-30页里程碑式长论,搭配期末与 3 名教授的口头答辩,以及全校开放旁听的毕业论文答辩,构建起全方位的学术能力考核体系。尤为特别的是 “The Don Rag”制度——每学期末,任课教师齐聚讨论学生学习状况,形成报告后邀请学生回应,学业评估不达标者将面临学习中断的挑战。


 “名著震撼灵魂,真理在对话中诞生”。阅读经典,是为了理解文明的过去,更是为了回答当下人类面临的核心问题。一方面“经典阅读”贯穿所有类别的课程(语言、数学、科学实验、音乐),另一方面小班研讨时应刻意避免“学术化”的讨论,而是着重激发学生的切身经验。


5D7D7C


轻松密切的书院制氛围


圣约翰的书院氛围渗透于日常细节之中。“强制共餐制度”打破了师生间的壁垒,教授不得拒绝学生的午餐或咖啡邀约,在轻松的交流中孕育出“忘年交”式的平等关系。毕业班的奇葩玩笑、校友间的共同记忆,更让这里成为滋养人文精神的家园。


正如一位学生所言:“在这里,你可以永远执着地问‘为什么’,没有人会质疑提问的价值。”另一位学生则感慨:“当人们说这里的教育‘无用’时,我却在四年间逐渐成为了渴望成为的自己。”


这所坚持非功利教育的学院,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70%的深造率中,人文科学博士产出率位居全美第一,学生在哲学、文学、科学史、法律、理工等多元领域继续深造。学院配备的4人专业职业规划团队,通过整合校友资源、提供实习渠道,让“理想主义”稳稳地站在“实用主义”的肩膀上。


256C8


努力践行博雅教育的真谛


此次访问调研为我院高质量博雅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会教师们随后展开积极讲座。


在此期间,肖馨瑶老师还进一步提出了多项合作构想:学生交换项目、融合我校 YES 项目与SJC终身学习课程的暑期项目,以及教师互访、东方研究项目等。她强调,真正的博雅教育是人文、艺术与科学的整全融合,是以经典串联文明史脉络的深度探索,更需要极致的“经典阅读”“小班研讨”与完善的学业评价体系作为支撑。


7409AA



在教育功利化倾向日益显著的今天,圣约翰的实践启示我们时时回顾 “培养自由灵魂”的教育初心。正如肖馨瑶老师在分享会最后所言:“教育的真谛,或许就藏在那些看似‘无用’的经典对话与自由思辨中,它赋予我们超越工具理性的勇气,成为应对未来挑战的最强武器。”


唐杰对肖馨瑶的调研成果给予了肯定。他表示,圣约翰学院坚守自由教育理念,以“七艺”为根基,通过经典阅读与小班研讨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这种非功利的教育模式在当下极具启示意义。该校将人文与科学熔于一炉的课程体系,以及“经典阅读”“小班研讨” 和完善学业评价体系的实践,为我校探索博雅教育提供了宝贵借鉴。

5C99A5



 学院教学督导吴德垠教授最后指出,肖馨瑶老师的报告及其提出的多项合作构想,如学生交换、暑期项目、教师互访等,有助于推动我院与国际高校的教育交流与融合。他期待通过这些合作,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我院的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整全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共同践行博雅教育的真谛。


 这场跨越重洋的教育对话,不仅搭建起我院与国际高校交流的桥梁,更引发了在场师生对“何为博雅,博雅何为”的深层思考,为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撰稿:孙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