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至11日,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明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办、《古典政治哲学》辑刊编辑部承办的“首届全国柏拉图论坛暨《柏拉图四书》出版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学顺利举行。本次会议协办方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古典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教研室、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古典学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等全国多家古典学研究和教学机构。

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柏拉图研究、《柏拉图四书》研究、中西古典文明和古典学研究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和深度交流。本次论坛共设五场主题发言与一场圆桌讨论,与会学者立足古今视野,会通中西思想,讨论内容涵盖柏拉图政治哲学、柏拉图伦理学和形而上学、柏拉图主义、中世纪宗教-政治哲学、柏拉图与西方思想史、柏拉图与儒家思想、西方形而上学与中国心学以及古典学研究方法论等多个论题领域。

5月10日上午9时许,论坛开幕式在重庆大学A区博雅书院报告厅拉开帷幕,在重庆大学哲学系董成龙副教授的主持下,重庆大学哲学系张文涛教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林志猛教授、海南大学人文学院程志敏教授先后致辞。

张文涛教授代表高研院古典中心向本次前来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重庆大学发起此次研讨会的缘起,希望借此机会与全国更多高校联动,共同促进柏拉图研究在中国的蓬勃开展。

林志猛教授指出国内柏拉图研究程度已经进入到一个较为深刻的阶段,对此次论坛促进柏拉图文本义蕴的深度阐发和挖掘进行了积极展望。

程志敏教授指出目前国内柏拉图研究和古典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新生力量如雨后春笋涌现、取得硕果累累,同时指出中国的柏拉图和古典学研究都需要在文本翻译、注疏和研究方面持续努力,尤其要注重学者的代际传承和人才培养。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进入首日的论文报告和自由交流环节。第一场讨论由重庆大学哲学系何祥迪副教授主持,王江涛、贾冬阳、林志猛、舒炜和胡镓老师分别报告,围绕柏拉图对话的读法,及柏拉图《泰阿泰德》《斐勒布》《会饮》《希帕库斯》等对话的相关论题进行讨论。第二场讨论在河南大学文学院舒炜副教授的主持下进行,陈郑双、成官泯、樊黎、章勇和文学平老师做报告,就柏拉图《拉克斯》《吕西斯》《高尔吉亚》《普罗塔戈拉》等对话的相关论题进行讨论。下午两点,第三场讨论在中央党校哲学部成官泯副教授的主持下进行,肖有志、李致远、罗晓颖、黄俊松、郭文娅和彭磊老师分别报告,分别探讨《理想国》的开篇、正义问题、线段比喻、灵魂与城邦类比、灵魂论、辩证法等内容。第四场讨论随后进行,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王玉峰研究员主持,万昊、龙卓婷、程志敏、罗勇、张缨、崔嵬和李雨瑶老师分别报告,围绕智术师普罗塔戈拉、莱因哈特的古希腊悲剧研究、西塞罗、柏拉图主义者、迈蒙尼德等思想家及其与柏拉图哲学的关联进行讨论。期间,主题报告与自由讨论环节交替进行,参会学者立足自身研究领域,展开你来我往的热烈讨论,涉及到中西哲学与文明传统交汇处的诸多核心议题。

5月11日上午九时许,论坛开始第五场主题报告,海南大学贾冬阳副教授主持会议,王玉峰、董卫国、张爽、朱金晶、张文涛、唐敏和王淇老师先后作主题报告,分别涉及柏拉图哲学与孟子、荀子和庄子哲学的比较,以及柏拉图与普世社会问题、美国虚无主义危机及中国近代思想家陈焕章对天下问题的论述。学者们围绕政治哲学、方法论互鉴等议题展开思想交锋,既有对具体文本的深度辨析,也有对文明比较范式的理论反思。

最后,论坛转入“柏拉图与古典学研究的新展开”圆桌讨论环节,重庆大学张文涛教授主持,程志敏、林志猛、黄俊松、樊黎、张爽、肖有志和董卫国老师先后作重点发言。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回顾、反思和展望中国的柏拉图研究,共同期待通过全方位和整体的柏拉图和中西经典研究,推进中国的古典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在古今中西文明对话的视野和基础上,建构具有中国主体性的古典学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
当日12时许,本次论坛进入闭幕环节。张文涛教授作总结致辞,简要梳理了参会论文情况,肯定了这是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代表主办方向全体与会学者及会务组致谢。在与会专家学者们的热烈掌声中,首届“全国柏拉图论坛暨《柏拉图四书》出版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供稿人:赵聪颖
摄影:毛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