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下午,文字斋讲座第170讲暨“弘道:重大哲学名家讲坛”第14讲《“天人合一”真诠——基于儒教视角的思考》于博雅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重庆大学哲学系主办,湘潭大学碧泉书院陈明教授主讲,重庆大学哲学系张文涛教授主持,吸引了诸多师生参与研讨。
讲座伊始,陈明教授介绍了钱穆先生的观点。钱穆先生临终前的文章,将“天人合一”这一命题视为中华文化的归宿及其对人类未来最有价值的贡献。
陈明教授指出,如果“天人合一”是一个重要命题,则必于一具体学派得到充分论述,必呈现为一个理论的系统,必具备实践形式(即“天人合一”体现于社会生活诸多层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显学是儒、道、墨、法。名家、阴阳家都不入流。钱穆先生以为道家也是“天人合一”并不准确,陈明教授指出道家以道为本,主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是无情的,对应英文的sky,自然主义的天。法家则继承了道家以道为本体论的前提,墨家论天比较零碎,且秦汉时期即归于歇绝。因此,对于“天人合一”最充分最深刻的讨论只能来自于儒家。
陈明教授认为冯友兰先生以“天有五义”来讨论哲学史上“天”的概念,稍显不足。陈明教授则主要以《周易》《大学》《中庸》为核心,展开对于“天人合一”的体系性思考。在使用这三部经典时,需要注意朱熹的解释存在的问题,注意到四书系统与五经系统的张力。陈明教授通过对《大学》《中庸》分经传,将孔子引入,消解了这种张力。
陈明教授认为,从《易经》到《易传》意味着自然宗教向人文宗教的发展。《易传》才是“经”,《易经》只是前传。陈明教授认为应该将heaven和sky的含义结合起来,才是对中国哲学中“天”之含义的整全理解。陈明教授使用“儒教”作为“天人合一”理论来源的定位,并由此引出要讨论的主题:作为儒教的核心命题,“天人合一”有何理论逻辑,又呈现为哪些历史形态?“天人合一”是如何成为中华文明的根本特点和深层本质的?
“易以道阴阳”,天是对世界整体的一个理解。《易》以乾坤为始、屯卦在中、未济收尾,展现出天地生生不息的大德,整个世界因而成为一个生命体。“圣人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礼记·中庸》从中论到诚论则构建了天人之际的完整脉络,所谓“天生地长人成”。《中庸》讨论了“喜怒哀乐”的概念及其在中论和诚论中的应用,陈明教授强调“喜怒哀乐”是生命的象征和隐喻,不应被理解为情绪。《礼记·大学》则主要是天道的落实,即人道的展开。“格物”是于物上感悟上天的生生之德、万物一体之仁。
陈明教授以“易之生生”统摄《学》《庸》,揭示了“天人合一”开启了儒教信仰新阶段,即对天地君亲师的信仰。站在文明论的角度,中国哲学的世界是生出来的世界,乾父坤母图景下的万物一体;而西方基督教传统下的世界是造出来的世界,呈现为“造-毁模式下的选与约”。
在随后的与谈环节中,陈明教授与重庆大学哲学系的张文涛、田探、闫云、王淇等老师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者们提出了许多富有洞察力的问题,讨论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定义“儒教”,如何理解《中庸》中的“诚”,究竟应该依古本《大学》以“诚意”为本还是遵循朱子改本以“格物”为本,如何理解朱子,如何站在文明论的视角理解中西之别等。
陈明教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回答,指出宗教是对世界的基于神圣信息的建构,是对世界本质的描述。同时,阐述了文明的定义,认为只有宗教才能定义文明,而世界的基础描述是科学无法提供的。
陈明教授在回应中提到,朱子以“太极图说解”建构与之相应的本体论,完成“理(本体论)—‘性—情’(工夫论)—圣贤人格(境界)”的系统拼图。张栻所传承的则是《易传》《春秋》的历史传统,虽然在心性论层面对朱子有所吸纳,但在意识到二者在本体论上的分歧后乃另撰《太极解义》,按照《易传》的宗旨对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进行针对性诠释,维护彰显“天—‘性—心’—与天地参(事)”的儒家传统结构。张栻这一工作的意义长期未能得到重视和理解。从文明论的角度对此加以辨析,不仅有助澄清张栻的思想形象,厘清湖湘学与理学的思想关系,也有助我们正视四书与五经这两大系统之间的理论紧张,重建儒家思想整体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