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哲学系 > 动态 > 正文
综述 | 我们今天如何研究马基雅维利
日期:2024-04-11 10:47来源: 作者:

     2024329日下午,弘道:重大哲学名家讲坛第十二讲暨重庆大学高研院文字斋讲座第157讲,在博雅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讲座主题为我们今天如何研究马基雅维利,由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政治思想史》主编刘训练教授主讲,重庆大学哲学系主任张文涛教授主持,重庆大学哲学系朱成明副教授、董成龙副教授与谈,数十名师生参与研讨。



     本次讲座以马基雅维利为例,通过示范四个问题,向师生们展示了学术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在讲座伊始,刘训练教授定义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由问题群(不同层次的问题)构成,从而有别于研究背景;问题意识的价值取决于对问题群的回应程度。常见的问题有四类:一是不可回避的普遍问题,如政治与道德等;二是作为学界热点的特殊问题,如民粹主义等;三是学科内部的理论问题,如古今之变;四是学术史问题,如政体学说。其中,第三、四类问题来自于教科书的定位与学术史的梳理(传统争论、经典命题)、最新二手文献的提炼(阐发性研究、考证性研究)以及自身阅读原著的体验与发见。为了帮助师生们更好地理解第三、四类问题,刘训练教授随后罗列了马基雅维利研究的经典问题,并详细解释了这些问题的具体来源。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刘训练教授强调了研究各类型问题时要注意的规范。首先,针对文本,要尽可能覆盖相关译本,尽量采用原文文本。掌握观点在不同时期的流变,体现了对文献的熟悉程度,引用的译本则体现了专业性。例如,马基雅维利研究者可参考意大利国家版《君主论》。其次,针对概念,要抓住核心概念及其相关概念(如同义词、反义词等),放过相对琐碎的个别概念译法问题。例如,可辨析神(dio)与天(cielo)等概念。然后,要坚持以比较为手段,比较的范围可包罗古今中外。例如,学界有西塞罗-马基雅维利比较研究。最后,要正确对待学界研究成果。既不可对现有研究视而不见,又不可拘泥于前人、洋人的研究,或刻意标新立异。


     

       在交流环节,师生们热烈地回应了刘训练老师的分享。朱成明老师表示,马基雅维利的时代,政治技艺与政治知识尚未完全分开,社会秩序中最重要的不是政体,而是灵魂秩序。同时,做研究尤其是西学研究时,要在语文学方面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刘训练教授的“四个问题”对于学术研究很有帮助。随后,他结合《利论》第十一篇,从统治者的德性与能力,讨论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关系。刘训练教授回应性问道,古印度的团重是比君主制还要重要的制度,还是历史演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两位老师对此做了更详细的讨论。

     董成龙老师介绍了刘训练教授对文史的贡献。在文学方面,刘训练教授推动翻译了毛姆的《此时彼刻》,并为这本书作序。在历史方面,刘训练教授关注着1949年后“汉译世界名著”系列译者的档案。研究者的博雅考虑,服从于更大的研究问题,我们应当从这一场讲座出发,挖掘出刘训练教授的更多思想资源。就讲座本身来说,马基雅维利在政体文体的关系问题上,并没有远离古典观念;马基雅维利统一意大利的理想,也与“成功主义者”的标签形成了思想上的张力。

     李雨瑶老师联系翻译亚里士多德的经历,就翻译的两种方式提问:人文学者在做翻译时,应当逐字直译,保持与原文本的一致,还是适当地意译,帮助中文读者了解原文本的意思、梳理出思想线索?两者要如何达到平衡?刘训练教授以“恶劣地使用仁慈”与“滥用仁慈”为例,说明贴合中文语境的翻译虽好,但可能会漏过原文中重要的术语。“恶劣”还原了原文中的“恶”,而“滥用”更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考虑到马基雅维利的文本中,多次出现了“善恶”的说法,也考虑到善恶的描述有内在的逻辑:仁慈是善的,由于用错了,就变成了恶的。如果采用“滥用”的翻译,就会错失原文中的这些线索。译者应当做好取舍,根据概念的前后统一、学术考量和读者友好度,尽可能地为读者减少语言和理解上的障碍。朱成明老师补充,翻译不应丢掉原意,如果用直译,可以增设更多注释。

     钟淋莉同学以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为例,请教了中西比较相关的问题。刘训练教授认为,人类在处理政治事务上,确实会采取类似的谋略。但中西比较要慎重,也很困难。因为共性会掩盖赋予思想巨大意义的历史背景,所以要重视两者的差异。武文强同学提问, 要如何看待政治思想史上,马基雅维利和尼采的关系?刘训练教授认为,思想家之间的呼应并不强调对原意的遵从,而重在对原意的合理阐发。马基雅维利的原意与后来者的发挥之间的张力,提醒我们要先理解原意,再做发挥;发挥也很重要。孙浰萍同学提问,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对民主的态度是什么?刘训练教授认为,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表达的是民本主义。因为利用人的前提,是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人。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主张的是立宪君主制:在夺取政权的语境下,针对少数大人物残酷无情;而对待人民,马基雅维利强调尊重私人财产、不增加赋税等,从而实现长治久安。张文涛老师认为,这个问题接续了前面刘训练老师提到过的学界有将马基雅维利与儒家对比的做法,很有意思。 何宇轩同学提问有些学者认为马基雅维利是近代哲学第一人,有些则将他视作中世纪晚期哲学最后一人,应当如何看待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分期问题?刘训练教授认为,马基雅维利处在古今之争的门槛上,他一只脚迈进了现代,另一只脚却仍停留在古代。有两条理由可以支持这一观点。一是对经济问题的思考。马基雅维利思考的是战争、军事与外交,不涉及经济运营;直至苏格兰启蒙运动,政治哲学才开始将政治经济作为政治生活的原型。二是对自由等价值问题的思考。马基雅维利对自由的思考,不同于后来的霍布斯等人。这些理由都表明,马基雅维利思想中有着较为古典的一面。


     

     在热烈的气氛中,刘训练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走向了尾声。本期讲座是我系春季学期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为后续讲座拉开了美好的序幕。欢迎各位师友积极关注、参与下一期讲座!


摄影:陆宁宇

撰稿:许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