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动态 > 正文
综述 | 莎士比亚、弥尔顿跨文化研究:外国文学文献学视角
日期:2024-12-22 15:51来源: 作者:

2024年12月16日晚,重庆大学文字斋讲座第一百八十四讲暨文艺复兴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四讲“莎士比亚、弥尔顿跨文化研究:外国文学文献学视角”在重庆大学A区博雅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重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重庆大学文艺复兴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承办,邀请到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主讲。讲座由重庆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肖馨瑶副教授主持,来自高研院、外国语学院的五十余名师生积极到场参与交流和研讨。



讲座伊始,郝田虎教授巧妙地以近年的一项英国文学文献学的重要发现引出讲座的核心主题。作为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两位诗人,弥尔顿与莎士比亚的关联一直为人们所知,尽管两人在现实生活中恐怕未曾相遇,但他们在文学上的交流却是实在的。比如弥尔顿年轻时曾写诗向莎士比亚致敬,称其为“记忆女神的爱子”。而在2019年,弥尔顿对莎士比亚的阅读有了重要的文献证据:在如今藏于美国的费城自由图书馆的一部莎士比亚戏剧集第一对开本中,书中的手写批注被确认为弥尔顿的手迹,这不仅提供了证实两位文学巨匠之间存在思想交流的直接文献证据,还为深入理解弥尔顿对莎士比亚的阅读方式提供了更多线索。



随后,郝田虎教授围绕弥尔顿、莎士比亚诗歌在中国的接受和翻译,探讨中国十四行诗的书写。他详细分析了弥尔顿晚年双目失明后经由口述创作的诗作Sonnet 19,指出这实际上是弥尔顿第一首译入中文的诗,它出自1854年出版的《遐迩贯珍》,很有可能是由来华传教士和中国助手合译的。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中国的翻译则晚于弥尔顿,由胡适在1911年部分翻译了莎士比亚的Sonnet 60。通过对以上两位诗人的个案分析,郝田虎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外国文学文献学的概念,并强调了文献学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文献学不仅关注文学作品的文本本身,还包括作品的版本、传播、接受等多个方面。文献学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路径和接受情况,从而揭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影响力。此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文学作品的版本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变迁过程。同时,郝田虎教授还提出,在研究诗歌的翻译和接受史时,应谨慎使用“最早”和“第一”这类绝对性的词汇,以确保学术研究的严谨性。

接下来,郝田虎教授进入诗歌在跨文化语境中展现的现代性这一主题。他从弥尔顿诗歌中撒旦的接受史出发,认为撒旦的形象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都被认为是“革命者”,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读,对于撒旦形象的解读或许可以借助劳伦斯·斯通的“情感个人主义”这一概念进行更为深入的阐释。此外,郝田虎教授还梳理了中国十四行诗的发展历程,并详细回顾了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十四行诗在全球的传播。

在交流提问环节,现场师生围绕着弥尔顿诗歌的音乐性与经济思想、弥尔顿的伟大人格等话题展开讨论,郝田虎教授也做出了精彩的回答,他强调,所谓的跨学科研究是当今研究者的讲法,若回到早期现代的历史语境之中,会发现音乐、数学、诗歌等所谓不同学科其实是相通的。要理解文艺复兴的作家,就必须理解其创作年代方方面面的知识背景。同时,想要做出扎实的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前提是对研究涉及的外国文学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本次讲座,与会师生领略到当今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前沿,郝田虎教授的演讲不仅展现出对莎士比亚、弥尔顿等重要文艺复兴作家的独到理解,其外国文学文献学的扎实研究路径也极具启发性,对于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者和接受史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