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动态 > 正文
综述 | 自由的真与伪:鲁迅1933年杂文里的“看萧”与“颂萧”
日期:2024-07-18 23:31来源: 作者:

2024年7月9日下午,文字斋讲座第一百七十七讲暨美学与文艺批评系列讲座第十三讲“自由的真与伪:鲁迅1933年杂文里的‘看萧’与‘颂萧’”在博雅书院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重庆大学中文系、重庆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心承办,邀请到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研究系张旭东教授主讲。讲座由重庆大学中文系讲师石磊主持,校内外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张旭东老师介绍萧伯纳其人,并由他1933年环球旅行在中国短暂停留所激起的中外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议论来引入话题。萧伯纳是当时整个英语世界最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作家、评论家和政治活动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反战主义者、社会主义者、爱尔兰自治运动支持者。这些身份使正面对日本侵略危机的中国各界期待他此行能扮演“和平老人”的角色。接着,张旭东老师分享了萧伯纳一些关于中国的言论,并指出,萧伯纳虽在西方社会内部与主流力量对抗,但面向非西方世界说话时,他只能采取一种闪烁其词的自我批评方式,这也是萧伯纳在访问中国时所携带的内在意识。


E81D


接着,张旭东老师详细讲解了萧伯纳1933年2月13日在香港大学的演讲,上海随之而来的舆论分化以及19日萧伯纳在上海停留所带来的影响都可视作这次演讲的余波。在香港大学的演讲中,萧伯纳痛贬循规蹈矩的教育制度,针对殖民地大学的年轻学子,告诫他们要有创造性、批判思维和判断力,呼吁年轻人要多钻研激进思想,挣脱殖民主义加在身上的锁链。张旭东老师指出,只有清楚萧伯纳在香港大学讲演的具体内容和目的,才能分析和解释鲁迅的一系列相关文字,理解他将萧伯纳作为一个“平面镜”背后的意义。


BB5C


鲁迅“萧伯纳在上海”系列的首篇《颂萧》作于2月17日,即《南华早报》报道萧伯纳“宣传共产”三天后,《海峡时报》全文刊登萧伯纳演讲的四天前。没有证据表明鲁迅第一时间获知萧伯纳演讲的具体内容,也没有档案资料表明萧的演说稿第一时间被翻译成中文。张旭东老师指出,鲁迅对萧伯纳的好感,可以说是单方面的,甚至无需建立在熟悉其作品的基础之上,2月19日二人在上海的短暂会面也并无实质性。鲁迅记录萧伯纳来华的文字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在于通过杂文的“看”与“颂”,以萧伯纳为“平面镜”揭露本地社会场域的变态与偏狭,由此将作为杂文生产条件和方法的“伪自由”概念,放置在一个国际化的、比较分析的视野之中。


8CCE


总之,张旭东老师指出,鲁迅“看萧”与“颂萧”的目的并不在“萧”,而是利用“萧”这个“平面镜”,切入虚假与不自由的客观性及具体性,揭穿种种系统性作伪、指点各色时代性荒诞。讲座最后,张旭东老师强调了鲁迅杂文的价值,它们是鲁迅最为重要的文学文本,具有充分的复杂性、尖锐性、创造性和审美趣味,与现实真实保持紧密的联系。在杂文写作过程中,创作者鲁迅凭借其独有的语言技巧,在严酷的书报检查制度下,在不自由和真实性的道路中走出新文学的道路,为新文学保留并开辟了的言说与表达的空间。

在交流互动环节,师生们积极向张旭东老师进行提问,问题包括唐宋古文与鲁迅杂文在被接受道路上的相似性,鲁迅“看萧”与“颂萧”的具体内涵,“真自由”与“伪自由”对于萧伯纳和中国社会的不同意义,鲁迅的翻译与其重新再出发的杂文写作之间的关联,20世纪30年代还有哪些外国作家与中国文人产生了类似的交流与对话等。张旭东老师对上述问题做出深入细致的回答。最后,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与掌声中圆满结束。


96CA


重庆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心致力于以学术活动推动学术事业的进步,为师生们的思想交流搭建对话平台,今后还将继续举办系列讲座,敬请各位师友关注。


AD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