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动态 > 正文
综述|文化融合与民族文学生成机制
日期:2024-06-08 12:28来源: 作者:

12144B


2024年5月23日下午,重庆大学文字斋讲座第一百六十八讲在博雅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以《文化融合与民族文学生成机制》为题,由中央民族大学钟进文教授主讲,重庆大学中文系主任金浪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师生参加。


1089AF


钟进文教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引入,指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旨在聚焦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以增强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钟进文教授援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23年10月27日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体学习的讲话,“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聚焦学科建设,新一轮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目录调整新设立的“民间文学”、“应用语言学”等二级学科方向,将会成为民族文学研究新的增长点。

谈及讲座主题中“文化融合”问题,钟进文教授指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和接受,存在着很强的差异性,这也体现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辩证关系和多元方向上。从“融合”到“交融”,考察两者之间互动和转变机制,则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同性”和“共同特点”的着重关注。

钟进文教授认为,民族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并非只存在文学性和审美性的需求,其深层次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诉求,更应该被当前学术研究所关注。摆脱文学研究的封闭性,回归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中去寻找创新的可能性。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视野来看,“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其实是一种基于文化传统的、深层的且相当稳定的观念。少数民族文学的生成、认同,始终与汉族文学的交流紧密相连。这种对话和互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自古传承的文学和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生成的文学等更为细分的辩证统一的概念,共同形塑着民族文学的生成机制。


E5EC2


钟进文教授指出,传统的民间文学是人们用口头方式创作和传承的文学,以“讲故事”的形式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表达、保存、传播,并在传播中不断被加工、修改,或产生新的作品。“故事”的流转和演变,不仅体现了本民族文化在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创造传承,也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过程中的发展。譬如,“同一故事”在不同民族地区的流传和讲述便往往体现出多样的面貌。接着,钟进文教授便以甘、青、川等安多藏族地区普遍流传的《喇嘛和班弟的故事》和中国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以及蒙古族中流传的射日神话为例,说明了不同民族对同一故事进行再创作的文化融合形态。

同样鲜活的文化交融案例也体现在蒙古族说唱文学“乌格利尔”中。早在清朝时期,来自中原汉族地区的《三国演义》等文本便开始进入“乌格利尔”的传诵,时至今日也仍然与蒙古族英雄们共同活跃在草原说唱中。钟进文教授指出,古代少数民族的汉文诗文、翻译以及有关手抄本、舞台剧和说唱等相关内容的艺术形式拓展,都是文化交融的体现。此外,如孟姜女故事在不同的少数民族中也多有流传,其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体思想上或多或少发生“变异”,所嵌合的正是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特性。

由于客观上存在的差异,这种以本民族为单位的文化认同是在各民族间的比较中建立起来的。钟进文教授指出,文化认同具有不同层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境下,应当将比较单位跃脱“族”的限定,延展为现代民族国家,以“民俗认同”来观照民俗群体的形成,以民俗传统为核心来构建和维系多重认同。


1571BA


在讲座最后,钟进文教授援引王富仁的《新国学论纲》,提出中华民族内部的各少数民族成员用汉语和本民族语言对本民族文化或汉语言文化进行的所有研究,都理应属于国学的范畴。“新国学”概念不是规定性的,而是构成性的,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境下由民族语言和民族国家构成的学术整体。


撰稿:周嘉旭

摄影:管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