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晚,重庆大学中文系“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在前沿交叉研究院214会议室开展第三期第三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主题是“‘寂灭之境’:‘世纪末’来临前的‘颓废’治疗”,主要围绕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四篇“世界作为意志再论”展开研讨。本次读书会由张振老师领读,研究中心主任金浪教授,研究中心成员斯维老师、石绘老师、崔文骏老师、王淇老师,以及来自中文系、哲学系十余名硕、博士生参加了读书会。
金浪教授首先对各位老师和同学在年末的忙碌中来参与读书会表示欢迎,并分享自己对于阅读重要性的体悟。接下来,中文系2023级硕士研究生赵蜜和高策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最后一编内容进行梳理,并着重介绍叔本华生命意志的肯定与否定思想。
金浪教授开场发言
首先,赵蜜勾连叔本华在前三编中的相关论述,回答了为何最后一编会通往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问题。叔本华认为意志是自由的而且是万能的,它可以肯定自身。而欲求和挣扎是生命的全部本质,欲求意味着需要和缺陷,意欲满足而减少欲求的对象后,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她指出,叔本华接下来详细论述了自由在现象中的出现:肯定欲求或取消欲求。
赵蜜导读
高策围绕叔本华对生命意志的肯定的论述展开导读。叔本华认为,人生的“常态”或“基本面”就是肯定意志,对身体的肯定是初步、简单的生命意志的肯定,表现为个体保存和种族繁衍。意志在个体中,囿于个体化原理,很容易超出对自身的肯定进而否定他者的意志,也即“非义”。作为“非义”的派生,“正义”由此作为一个纯粹消极的概念诞生,藉由理性之运作诞生了法律和契约国家。继而叔本华探讨了善、恶、恶毒、良心等一系列伦理学概念,他认为,只有彻底看穿个体化原理,把他人的命运与自己完全等同,才能达到作为纯粹的爱的真正的美德。基于导读内容,高策还就性欲、叔本华与康德伦理学之异同、叔本华政治哲学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观点。接着,赵蜜补充了叔本华对生命意志的否定的论述。由于叔本华认为意志永远表现为无法遏制的盲目冲动和无法满足但又无处不在的欲求,那么只有主动克制欲求的禁欲主义才能达到真正的宁静和安定,这种否定生命意志的死作为最终的解脱而被欢迎。但同时,叔本华并不支持自杀,他认为自杀是以取消意志的现象即生命的方式来肯定自己。
高策导读
在两位同学的导读基础上,张振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了几个问题进行分享。首先,张振老师指出在对世界本体的理解上,从叔本华到尼采再到柏格森有一个相似之处,他们不同于传统的形而上学,不再将世界的本体理解为既定的存在,而理解为某种应然的、动态的变化生成,要通过某种感性的直观来把握。这在后文叔本华对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批评中也有所体现。接着,张振老师结合当代内卷现象对叔本华“获得性格”进行了讨论,“既要又要还要”常常是叔本华所谓“一切苦难中最尖锐的痛苦”的来源,如果我们一定程度上能有自知之明,能把肯定自我的评价标准予以更广阔的多元化,那么也许内心世界会平静、幸福些。张振老师紧扣本次读书会主题“东西之间的叔本华哲学”,纳入中国思想的角度来参照性地理解叔本华的一些命题。从叔本华的具体论述出发,张振老师讨论了他的政治哲学问题,并对比儒家的政治思想。在叔本华所设想的现实世界政治秩序中,人被拉平式理解,国家和法律只能消极地维持一个基本秩序,超越的、绝对的价值目的不可能存在,因此道德和政治必然分离。而参照地看,儒家的道德和政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联系梁漱溟思想中的儒佛关系,提出人生究竟有没有可能体验到乐的问题:到底是要内在、随顺地感受人生的乐趣,还是要否定人生?另外,叔本华认为美德的根源在于通过直观认识而指认到自我和他者乃至这个世界的其他部分都不过是同一个意志的表述而已,由此领会到人我在根本上是一体性的,这与儒家强调通而不隔的万物一体之仁有表面形式上的相似性。
张振老师导读
在自由讨论环节,石绘首先就高策导读中提出的疑问作出了解答,他认为弗洛伊德与叔本华在性欲范畴内的矛盾,源于叔本华对个体和种族的区分。性欲在个体层面的目的为追求快乐,而人作为种族则获得种族繁衍。关于自杀的问题,叔本华反对自杀的理由在于他并非追求摆脱意志,而是通过摆脱个体化原理来肯定意志,尼采却是用叔本华批评自杀的理由反过来批评叔本华。在与康德哲学的关系上,叔本华批评康德的至善,但其二者在思想上也有共通之处,即反对外来的规范规定意志,认为善依赖于意志的绝对自由。在政治哲学的层面上,叔本华在对人性和国家的看法上与霍布斯一脉相承,但霍布斯的政治观主张去道德化、道德私人化,而叔本华却认为道德高于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一种基督教式的、追求更高的道德的可能。张振紧承石绘对道德的讨论,认为叔本华对道德的处理似乎存在矛盾。石绘指出,叔本华所处的时代表现出对机械论世界观的反抗,追求更高的自由,但这种追求却又是消极的,不同于基督教最终的救赎,因而其对各种思想的改写和借鉴比较复杂。
石绘老师发言
金浪、张振、斯维、王淇、崔文骏等几位老师就叔本华伦理学与宗教的关系展开进一步讨论。金浪指出,中国20世纪20年代较少对叔本华哲学在宗教层面上展开讨论,即便有,也更多关涉佛教层面,而少与基督教进行钩连。这是否是一个叔本华哲学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史层面上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王淇以中国哲学的视角进行讨论,她以儒家平等论的思路回应张振有关“平等”的探讨。儒家寄寓平等于差等,《春秋谷梁传》:“独阴不生,独阳不生,三合而后生。”一个人的伦理分为父母之恩和天地之恩两个层面,因而展现出平等的面向。儒家讲求平等有两种路径,一者为宋明理学的抽象平等,人人皆有善端;再者为阳明心学人人皆善的平等,也即道德修养之上与圣人等同。张振、斯维就儒家的“生生”概念向王淇提出进一步讨论。王淇认为,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的“生生”概念,更多是从和乐的角度展开,用和乐来修正持敬工夫的紧张。她还从佛教的思想出发,认为相对于阿修罗道和天人道,只有人道是快乐与痛苦并存的,因而只有人是向道的,在这一点上与叔本华的佛教理解存在不同。叔本华所理解的佛教是否是佛教原本的教义,这同样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崔文骏从叔本华的“镜子”意象延伸至对废名的讨论,废名和叔本华在走向寂灭之境这一问题思路上存在相似性,但他们最终却通向不同的政治哲学。金浪从佛教在中国的接受与融合这一视野出发,指出无论是佛教还是叔本华,都要将其置于历史的语境中,配合思想脉络来开展研究。往往是不经意间的跨文化对接,使得思想人物对某种哲学思想的接受带有了不同的知识论背景。最后,金浪为本次读书会作出总结,认为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诸种不同的知识话语的碰撞与对接,关于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学的研究既要对接传统,又要了解西方。
在讨论环节发言
通过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围绕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为主题举办的三次读书会,老师和同学们不仅对叔本华哲学和西方哲学脉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在跨文化的视阈下,对中西方思想的碰撞与对接这一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在自身研究领域内获得了更大的思考视野。至此本学期读书会告一段落,下学期“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师生将围绕新的文本展开阅读与讨论,敬请感兴趣的朋友关注。
撰稿:赵蜜、高策
审校:张振
编辑:田沂霖、赵奕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