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动态 > 正文
综述 | 张劼颖:科技民族志的实践:设施、标准与争议
日期:2023-11-16 19:43来源: 作者:


11月7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张劼颖老师来到重庆大学图书馆,为重大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名为《科技民族志的实践:设施、标准与争议》的讲座。本场讲座由重庆大学图书馆主办,重庆大学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研究中心承办,是“四十二史科幻人文系列讲座”第十讲,也是2023年该系列年度讲座的最后一讲,以中文系为主的众多师生参与了讲座。张老师的讲座聚焦科技与人文,着重介绍了以人类学为主的人文社会科学视角下,如何理解、研究并在民族志中书写科学技术。同时,张老师分享了自身的田野经历与研究经验,介绍了三个科技民族志的案例:有关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的标准化知识以及争议的研究。



讲座开始,张劼颖老师从宏观的理论视野上介绍了社会科学如何定义、研究科技。在理论研究中,依照建构论的路径,人文研究者将科学知识视为研究对象,相信其生产是科学家群体之间竞争、协商,并与其所处的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这首先解开了“物理世界本身和科学都是客观实存、不可解构”的迷障,为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的进入奠定了基础。同时,张老师也指出,浅显的将科学技术解构过于轻易,将其理解为建构的产物并非意味着其是虚假、非真,而是将其视为“社会事实(social fact)”,从而引入社会学经验研究的视角。

接下来,张老师着重介绍了人类学是如何研究科学的。张老师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将社会事实视为是不同的行动者——包括人类及非人类行动者共同参与编制的动态网络。从具体实践上来看,这就需要田野工作与科技民族志的书写。这要求人类学工作者跨越专业的门槛,“打开科技知识的黑箱”,超越浅白的解构研究。

最后,张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研究案例,以自身经验和研究经历介绍了科技民族志是如何实践的。在对于技术争议的研究中,张老师分析了这场围绕垃圾焚烧技术展开的技术争议,检视双方如何建构其对于环境风险的知识的。同时,张老师还介绍了她是如何以科学设施为田野,走进垃圾焚烧厂,从而发现“垃圾焚烧发电厂不仅负责处理垃圾,还成为了知识生产的场所”。除此以外,在另一个研究案例中,张老师讲述了垃圾分类与标准化的进程,强调垃圾分类是一套关于标准化的知识。

在这场讲座中,张老师不仅展现了广阔深入的理论视野,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实践关怀。一方面通过引入各种理论,诱发听众的思考、打破固有的预设与“偏见”,另一方面在讲述“故事”中让讲座引人入胜,以充满实践经验的具体案例诠释了何谓科技民族志、如何在田野中带入科技人文的视野和关切。


287635


讲座结束后,同学和老师们讨论热烈。周嘉旭同学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提到了人类学研究从宏观到具体的转向以及如何将民族志等访谈资料作为一个“大写的文本”。胡琦霖同学认为,技术的地方性以及去地方性应当从相对的角度去看,在比较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尺度。地方性或者说特殊性正是在与更大一级的比较中才得以体现,因此其并不能固定下来。张老师肯定了这一看法,提出在对技术进行分析的时候,要以具体问题为导向。谢姗姗同学提问,治理涉及如何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人类学似乎并不能覆盖所有的领域。张老师回答道,人类学的研究并不只在于发展其应用价值。在研究中,研究者也不需要期望它能像应用学科那样立马发挥作用。郑雅韵同学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环保主义的人类中心倾向似乎将议题缩小到与人类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二是乡村的垃圾问题是否相比于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有所缓解?张老师解释道,环保主义内部十分多元,同样存在反对人类中心的生态政治学,我们应当像行动者网络理论那样看到“非人之物”。她同时指出,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乡村是现代生活中的一环,而非想象中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之后,出席讲座的老师们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中文系副教授余昕对科技-人文一个世界的设想进行了补充。正如拉图尔指出的,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奠定了自然作为文化的对立面而存在。在现代生活中,科学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真理地位,我们不假思索地认为其是理所应当的,而人类学在这里的意义正是让我们反思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信仰”的科学真理。由此,科学并不存在于柏拉图意义上高于日常社会世界的真理世界,而是同处于一个世界——同一个相互交织的集合中。

中文系副教授王瑞静对科技民族志如何对现实治理产生帮助较为感兴趣,如在垃圾焚烧、分类等治理中,人类学是否能对相关的政策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张老师回应道,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研究距离向真正的政策实施转化还有一定距离。政策制定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方,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中文系副教授孙旭也加入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如何从科学传播的角度上理解科普工作?科技民族志在何种程度上区分于民间的科普工作?以及人类学的转向处理的是研究对象的问题,例如从“巫师”转向科技工作者问题,但是这并未摆脱人类学主客二分的传统研究路径,而当“巫师”也即现代的科技工作者开始自我表达,人类学又该如何与之建立起有效的对话呢?

受限于时间原因,老师同学们约定后续继续开展相关问题的讨论,本次学术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供稿:万宇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