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系所设置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动态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首届批评理论与批评史学术论坛”
日期:2022-12-01 11:41来源: 作者:桑可、管煜、张鋆敏


2022年11月26日,“重构批评:首届批评理论与批评史学术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主办,重庆大学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承办,邀请到了国内在文艺批评实践与研究领域深有研究的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围绕“重构批评”主题展开了热烈研讨。来自全国各大高校众多师生在线上旁听了本次论坛。


参会学者合影


重庆大学中文系老师张振主持论坛开幕式,并介绍了重庆大学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的情况和本次学术论坛的缘起。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李广益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李广益指出,文学批评是介入社会、参与建设的有效手段;理想的批评者,应当受过良好的训练,但又能摆脱“学究范儿”,该严肃沉着的时候有知识含量和思想深度,该调侃或“发飙”时也能放得开;更重要的是,烟火气不至于让批评者迷失,不会使之忘却通过批评参与不破不立、有破有立的文化建设,并在此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批评的初心。



张振  李广益


本论坛第一场的主题是“文学批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由重庆大学中文系金浪副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黄平教授聚焦于作为当今时代底色的“科学”,指出文学批评也面临着不断学科化、科学化的状况。为打破这一桎梏,文学批评在当下有三种可能道路:一是走向理论;二是走向文学史;三是走向文学创作,打通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使文学批评成为一种无法被学科化、科学化所捕捉之物。复旦大学中文系金理教授在批评史与阅读史视野中重访了郁达夫小说《沉沦》。从阅读机制和阅读程式两个角度出发,金理指出《沉沦》具有“第三代文学青年集体阅读”的特质;其时的青年群体形成了一种崭新的阅读共同体,青年读者与作者郁达夫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共情。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岳雯研究员归纳了文学批评在当下遭遇到的四种困境:理论的退场、史学化的兴盛、文学批评的同质化以及个人的退场等。她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向来重新思考文学批评潜能的激发:将批评建基于对社会结构的多重结构方式的把握;将批评作为对社会意识的敏锐洞察和前瞻性想象;将批评始终向着新的文学形式、文化形式敞开;将批评作为多种文体碰撞组合的试验场。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李音副教授从石一枫作品谈起,探讨了其小说之于经典作品的变奏。由此出发,李音认为文学批评应当具有文学史的判断能力,由作品连接拓展到文本之外,而后重新回到文本本身。同时,当下也有必要设想一种接纳批评能量进入的文学史,使思想重新进入文学史研究,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之间形成一种合理循环。上海大学中文系朱羽副教授将目光对准社会主义文学批评,条分缕析地探讨了社会主义文学批评的“真理-政教-美学机制”的基本构造、重要环节和历史转变轨迹,并以此为基础,以人物塑造为例探讨了批评的契机。山西大学文学院刘芳坤教授用“史志”代替批评的概念,又将“抒情”附在史志的背影中,通过梳理“史志”和“抒情”的理路,她提出文学批评家是没有“任务”的,所谓“任务”不是指“功利性”“利害性”,而是像古典文学文本那样,提供丰盈的“隐”的心灵的内容,由此“隐”的前台自然就会飘然于“史志”。

在自由讨论环节,金浪就李音提到的“历史的重复”和朱羽提及的“机制的变化”,提问应如何看待结构性的重复和变化这两种理解的辩证关系。在回应中,朱羽指出,当下的很多文学批评措辞存在着前后两个“三十年”的针对性和脉络。在这个意义上,需要回到历史中,关注前后两个“三十年”的非线性且有矛盾的连续性,以此来关照当下不只是出于主观趣味和个人意图的文学批评所依据的尺度和标准。李音回应认为,自己关注的历史时段和朱羽有所不同,因而处理的问题意识也有所不同。接着李音对其主题发言作了相关补充,强调理论对写作的意义:石一枫对经典作品的“变奏”成功,原因在于他面对与理解现实时找到了理论的把手。


按发言顺序自左至右分别为:

黄平,金理,岳雯

李音,朱羽,刘芳坤


本论坛第二场的主题为“重温批判潜能:文学批评的理论反思”,由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朱周斌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汤拥华教授的讨论从跨学科和通识教育角度展开。他首先介绍了曾任芝加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麦基翁为对抗文科理论理科化倾向所进行的课程改革教育实践。随后,以理查·罗蒂的跨学科研究与教学为案例,汤拥华深入讨论了罗蒂的文学理论观念,揭示了其希望通过信念的被挑战与调整过程重新定义通识教育的目的,而麦基翁与罗蒂所秉持的“多元主义”的自由学习更被认为是实现民主教育的关键。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赵文教授的发言聚焦于文学批评的使命,认为批评应当承担起现代文学的知识生产任务,承担起开创作为公共空间的现代性文学空间的任务。同时,作为复数的批评也应当承担起理性的训练的职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刘阳教授则从理论的角度对文学批评作出了必要的本体审视。刘阳希望文学批评挣脱存在论惯性,通过由实反虚获得主体的虚空化。“虚”应被视为潜在、潜能,当代理论的虚空应表达为虚潜,批评者应形成相信自己以虚潜的姿态出现于文本现场、观看文本独立性的心态,挖掘对象的独立性。

山东大学文学院韩清玉教授从泛神论等角度,追索了西方思想对朱光潜“物我同一”观念的影响,并由此向华兹华斯、利普斯“移情说”溯源,探讨了西方哲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通过突出中国现代美学中朱光潜、宗白华等理论家对批评在场的重视,韩清玉也探讨了批评和理论之间互相促生的关系。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刘涵之教授从西方学者对文学的育用与审美功能的注重出发,对当下中文系文学教育进行了思考。刘涵之认为,文学教育者要关注文本的自身实际和文本所指示的外在之间的关联,而文学研究也需要注意艺术性,从文本进而关注文化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常培杰副教授从文艺批评与社会批评的同构性、文艺批评的“同时代性”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指出在反本质主义的时代应转而强调对本质主义的追寻。进一步,以丹托“艺术是涵义的历史性呈现”的观点为基础,常培杰认为美学的发生和理论的提出应该朝向于具体的文艺现象,批评家需要以对文艺现象的解释力代替对西方理论的阐释与介绍。

在本场自由讨论环节,赵文向第一场发言的刘芳坤提问:如何理解赵树理在与秘密会社的关联中发现了中国社会的古代性?黄文倩向第一场发言的黄平提问:创意写作如何跳出套路,形成更具格局性的作品?提倡批评家在文学批评中运用主观感性的同时,又如何避免批评家的视野乃至体现文化权力的主观性上升?对于这些问题,诸位学者或结合自己的具体批评实践,或结合其他学者的思想观点,给出了精彩且细致的回答。


按发言顺序自左至右分别为:

汤拥华,赵文,刘阳

韩清玉,刘涵之,常培杰


本论坛第三场的主题为“文学史视域下的批评法与批评家”,由重庆大学中文系老师阮芸妍主持。

中山大学中文系罗成副教授以朱自清诗学为讨论个案,从朱自清的主体性问题、鉴赏问题、语言问题及对“事义”的发现四个方面探究了朱自清对中国批评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从而呈现了朱自清诗学的学理意义。这一分析还原了朱自清的“心路”与“新路”,提供了突破现今通行的“叙事-抒情”二元思维框架的新理解。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明彦教授的发言围绕作互文批评展开。他指出,互文现象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具有值得注意的广泛性。而作为批评方法的互文批评具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互文批评是一种开发式的批评;第二,互文批评并不局限于简单结果,而是致力于寻求一个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黄文倩副教授对齐邦媛文学批评中新人文主义和“民国”式博爱两大知识源头进行了分析。她认为,齐邦媛文学批评观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世界文学经典/典律的理性精神与通权达变的普世价值;中西文化互通与互为表里的补充;清醒的保守情怀;感时忧国,承担国家与社会命运;具有友爱性格的博爱与公共实践。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凌孟华教授探讨当代文学的版本研究的可行性与文化意义。他对“60后”作家罗伟章的小说《隐秘史》进行了细致的版本考察,以案例分析方式呈现了对当代文学进行版本关系讨论的可能。中国艺术研究院李静副研究员聚焦当下文学批评场域中的多元现状及其带来的话语失序的可能,并因此而尝试回到洪子诚教授的阅读经验与阅读史写作,追问文学史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应扮演的角色。李静对阅读史的重视,也意在提请研究者重新关注文学阅读,因为文学阅读中蕴含着能够转化为公共性实践的可能性,对于批评者自身的成长与研究同样具有滋养作用。重庆大学中文系金浪副教授从朱光潜、梁实秋、李长之、周扬在1937年前后就美学与文学批评之关系展开的一场论战谈起。从四人对批评与美学关系的认知差异出发,金浪追溯了自现代文学诞生以来批评与美学从紧密联系到渐次分离的历程,借助于约瑟夫·诺斯的研究,他指出当下学院式文学研究推崇的历史化与语境化范式存在着越来越脱离公众的危险,而在思考如何重建文学与公众生活的联系上,文学批评与美学的再度结合也许就显得非常关键。

在本场自由讨论环节,刘芳坤回应了赵文关于“秘密社会如何生成古代性”的问题。张振就美学思想家的“物我合一”观念之间的可比较性向韩清玉提问,在回应中韩清玉讨论了“物我合一”观念在不同思想家的思想体系中的多重内涵。针对现场听众关于“文艺批评的同时代性”的疑问,常培杰从传统与个人的关系维度对同时代性问题作了进一步解释。


按发言顺序自左至右分别为:

罗成,李明彦,黄文倩

凌孟华,李静,金浪


在闭幕式环节,金浪以文学研究如何走出学科化与专业化问题为中心,对本场学术论坛进行了总结,并再次向与会学者的支持表达了感谢。

个案与理论相遇,文本与方法交汇,本次学术论坛的与会学者们分享了极富洞见的研究成果,呈现了文学批评研究的多个面向,以新见启发了新思,为文学批评研究打开了广阔空间。未来重庆大学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还将继续举办学术论坛,敬请各位朋友垂注!


撰稿:桑可、管煜、张鋆敏

审核:张振、金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