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理论与批评史·读书会:
跨文化视域中的王国维诗学——“境界说”的来龙去脉
“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的成立是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加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的重要举措,而读书会则旨在凝聚中心力量,推进共同研究。2022年10月27日,“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在博雅小院报告厅成功开展第一期第一次读书会。本期读书会主题是“跨文化视域中的王国维诗学”。第一次读书会,师生围绕罗钢《传统的幻象:跨文化语境中的王国维诗学》的导论和前四章,对王国维意境说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本次读书会由研究中心主任金浪副教授主持,中心成员阮芸妍老师、石磊老师、斯维老师、张振老师,中文系古代文学方向的吴娇老师、罗宇老师,历史系张帆老师,高研院“博士论文奖学金”生、南京大学博士生崔文骏以及中文系的二十多名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了读书会。
《传统的幻象:跨文化语境中的王国维诗学》
罗钢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读书会开始前,金浪老师简要介绍了“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的学术活动计划,主要包括读书会、工作坊、名师讲座等,其中读书会不仅是研究中心老师们共同切磋学问的方式,更是构建师生共同体的重要桥梁。读书会不仅欢迎硕士生同学,也力图为博雅本科生同学提供提前感受和熟悉学术研究的平台,以期成为本科课堂学习之外另一种重要学习途径。
第一次读书会在王国维文献基础上,结合罗钢教授《传统的幻象:跨文化语境中的王国维诗学》的导言及前四章,对王国维境界说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研讨。重庆大学中文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管煜和傅梦琳进行了导读。
管煜同学首先针对王国维治学的转向问题介绍目前学界的通行看法,即学界普遍把1911年辛亥革命作为王国维治学的转折点,并以此为界,将其学术活动分为前后期,而罗钢教授则暂时搁置这一认识,不仅耐心地从中清理出了王国维从哲学阶段到文学阶段再到经史之学的三个阶段,并且细致考察了这三阶段转变背后不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心态。随后管煜又对罗著第一章进行了导读,她指出罗钢教授的思路是沿着王国维之“境界”的定义、“境界”之有无、“境界”之深浅、“真景物”与“真感情”的关系这样一个逻辑线索展开探讨的。要回答“境界”的性质,得从“隔”与“不隔”入手,而王国维的“不隔”即叔本华的“直观”。在王国维观念中,“境界”的深浅与叔本华的天才理论直接相关,他认为艺术家不但具有把握事物真正本质的禀赋,还拥有进一步使他看到的事物通过具体形式呈现出来的能力,但他在天才理解上却又与叔本华不同:在叔本华美学中,情感被放在较低的位置,而王国维则格外强调“真感情”的重要性,这一差异的背后其实又与他对席勒“游戏说”的接受有关。
接下来傅梦琳同学对《传统的幻象》的第二至四章展开导读,重点梳理了罗钢教授对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写境”“造境”“神韵说”“兴趣说”等概念与西方美学之关系的辨析。罗钢教授认为“无我之境”的理论源头是叔本华的“纯粹认识主体”,而“有我之境”则是王国维为了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提出的对应概念,这一并立结构的出现主要是受到席勒“理想派”和“写实派”区分的影响。在王国维的文学阶段,正因为受到席勒的“游戏说”和谷鲁斯的“内摹仿”理论的影响,他开始“走出”康德、叔本华,但由于未能把他前期受康德、叔本华的影响和受席勒、谷鲁斯等人的学说顺畅地融汇于自己的学术架构中,这也相应地造成了其学说内部的断裂和矛盾。在第四章中,通过对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禛的“神韵”说的辨析,罗钢教授质疑了王国维提出的“境界”为本、“兴趣”“神韵”为末的说法,强调前后两者实来自中西各自不同的传统,而国内学者广泛接受王国维的说法,则不仅忽视了“境界”与“兴趣”“神韵”的根本差异,也无法看到这一观念构造背后东西方不平等的文化权力关系。
在两位同学对文本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张振老师重点从中摘取出了几个问题,借此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及方法论的认识。首先,他提醒同学们做研究时要特别注意那些表面上看上去相同或相近的概念术语,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它们各自的意涵很可能是有差异的。为了进一步说明,他引入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梁漱溟。他指出同样对intuition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梁漱溟与叔本华就有同有异。相同之处在于双方都把它与理智、概念对立起来,并强调其认识论意义,不同之处在于叔本华所理解的直观如罗钢教授所指出的,其核心内容是视觉形象和视觉画面,而梁漱溟所理解的直觉,其核心内容是与理智相对立的本能、情感、良知,并未突出“视觉”。
其次,张振老师认为罗钢教授的著作在方法论上提出了很多具有启发性的看法,例如他对严羽的“兴趣”说、王士禛的“神韵”说的研究,通过仔细的考辨,相当程度上还原了这两个观念本身的历史的含义,而不是后来以现代的观念所建构起来的含义。这提醒我们,不要把今天的观念构造强加到对历史中人物与思想的理解上。沿着罗钢教授的研究思路,张振老师更进一步地指出真正历史化的态度也许不应止于指出王国维(以及后来的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与“中国美学传统”之间的断裂,并将之很快地转化或整理归纳为(西方对中国、第三世界的)“文化霸权”的问题,而是须更进一步回到历史现场去仔细观察和感受,分辨与分析从王国维到李泽厚,他们各自的美学理论(以及整体的思想世界)与历史所提出的挑战、课题之间是什么样的对话关系?他们理论中包含着哪些能动的、乃至灵动的创造,能够有效回应历史所提出的挑战和课题?又包含着哪些盲区或失败?其得与失之根源又在于何处?
在研讨环节,吴娇老师分享了自己阅读王国维的诸多疑惑,罗宇老师则立足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了运用王国维理论分析中国古代诗歌时的困难,并高度肯定了文中观点对她的解惑和启发作用。阮芸妍老师高度肯定了罗钢教授对文本的细密辨析,并尝试指出王国维诗学中存在的诸多矛盾,也许都与其自觉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的使命感有关,而罗钢教授对王国维的解读其实也可视作对这一文化使命感的延续。斯维老师对下一次读书会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对前面数位老师的发言作了简要回应和评议。高研院“博士论文奖学金”生、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崔文骏则由张振老师的报告所引用的竹内好“拒绝成为自己,也拒绝模仿他人”一句出发,联系了当下学界颇受关注的“文明中国范式”问题,以及王德威所提出的“抒情传统”问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阅读罗著后的启发与思考。高研院科研助理姚富耀通过关于王国维的纪录片和叶嘉莹等学者的王国维研究,简要讨论了学术研究的逻辑思路问题。最后,金浪老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扼要总结,本次读书会的讨论圆满结束。
在“批评理论与批评史”研究中心举办的首次读书会上,老师和同学们借助罗钢教授的著作对王国维的境界说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各自对王国维诗学与美学都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随后读书会还将继续在跨文化视野中对王国维诗学展开研讨,欢迎更多朋友的关注与参与!
撰稿:傅梦琳
审核:张振、金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