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重庆大学建校之初即创立文学院并开设中文专业,著名学者向宗鲁、商承祚、吴宓、杨明照,作家艾芜、诗人吴芳吉等曾在此任教或就读。1952年,重庆大学中文学科调整分散到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2002年,重庆大学恢复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学科由此再度启航;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为重庆大学中文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原属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的中文专业师资并入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师生协力,筚路蓝缕。2011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7年,获批重庆市“十三五”规划重点学科,2020年顺利通过验收,评定等级为“优秀”;2021年,获批重庆市“十四五”规划重点学科、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了本-硕-博培养体系的完备。
中国语言文学系致力于推行大文学理念,不仅要求在比较视野下打破语言文学研究的民族国家界限,推动语言文学的区域研究与全球视野的互动,扩展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学与外国语言文学分类,同时也要求拓宽传统语言文学研究的边界,将语言文学视作众多文化现象之一,使之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由此,不仅传统的纯文学理论将转变为关于艺术与文化的哲学性与理论性思考,传统的民族国家语言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将让位于全球性的和跨区域视野下的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从大文学理念出发,本系强调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与批判性,通过将文学、文化、美学、语言学的基础性研究与历史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社会学、视觉文化、电影研究等的结合,对“文学”和“文化”问题进行哲学性的和理论性的反思,从而探讨那些使得语言文学与文化关系始终处于历史变动过程中的复杂因素。只有通过历史考察、文本分析和理论批判等多个层面的工作实现与社会科学的联合,语言文学才能真正成为人文视野中的全球性研究,也才能真正被视作对理解社会构成的界定及其历史变动不可或缺的机制。
本系教师依据自身学术兴趣自由组合为“全球古典语文学”“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边疆流动与重塑”“批评理论与批评史” “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 “东亚汉籍文献研究”“空间与修辞” “古典文献的数字人文理论与方法研究”等七个学术集群(academic cluster),并成立了相应的七个研究中心,开展着眼前沿、质量并重、跨学科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研究生(以及专业分流后的中文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入学后,在导师(或学业导师)指导下,开展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写作,并参与各集群/中心的学术活动,协助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师生共同体的良好氛围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