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现象学内部是怎样尝试突破主体主义的呢?与传统哲学和其他哲学流派的尝试相比,现象学的工作有什么特质呢?
答:
如前所说,现象学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主体主义,然而现象学的根本原则恰恰要求摆脱一切理论成见,于是你会看到胡塞尔终其一生都在艰难地挣脱自身固有观念的束缚,由此不断拓展自己的思想边界,这也就是胡塞尔称现象学为“工作哲学”的原因。对主体主义的克服当然没有在胡塞尔那里彻底完成,后来的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列维纳斯和德里达都在批判胡塞尔的基础上继续推动这一进程。
这就要说到现象学区别于其他哲学流派的一个鲜明特质了,现象学不信奉创始人的教条,只忠实于现象本身,而现象是无穷无尽的,阻碍我们面向现象的,恰恰是我们面向现象时对现象本身的限制,于是你会看到一个奇特的学术现象,几乎每一个现象学家都是通过批判既往的现象学开创自己的思想图景。这种“弑父”传统真可谓胡塞尔本人“自戕”作风的交互主体版。
(《生活世界之网》,瓦尔登费尔斯著,谢利民译,商务印书馆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