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页 | 高研院| 博雅微博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
  • 首页
    • 院内新闻
    • 思想评论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寄语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名家名师
    • 访问学者
    • 教师团队
  • 党建工作
    • 党建活动
    • 党员风采
    • 工会活动
    • 文件汇编
  • 教学事务
    • 教学信息
    • 博雅讲座
    • 招生就业
    • 培养特色
    • 海外交流
    • 实习实践
    • 文件汇编
    • 办事流程
    • 相关下载
  • 学生事务
    • 学生活动
    • 评奖评优
    • 社团建设
    • 文件汇编
    • 办事流程
    • 相关下载
  • 资源下载
    • 学术资源
    • 教学资源
    • 开学典礼
  • 热点专栏
    • 消防安全
    • 语言文字
    • 保密工作
    • 文明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事务>>博雅讲座>>正文
 教学信息 
 博雅讲座 
 招生就业 
 培养特色 
 海外交流 
 实习实践 
 文件汇编 
 办事流程 
 相关下载 
博雅讲座
【博雅讲座】第二十六讲:漫谈博雅教育的“内”与“外”
  

日期:2018-05-22   | 来源:   | 作者:

主讲人:田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教授)

主持人:吴佳梁(博雅学院2017级 学生)

时   间:2018年5月25日19:00-21:00

地   点:重庆大学A区博雅小院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

主讲人简介:

田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2012年至2017年曾任教于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在重庆大学期间,自2013年起协助甘阳教授,参与创办重庆大学博雅学院,曾负责学院课程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个人研究方向集中在美国宪法史、以及中国政治与宪法。近期出版译著《我们的孩子》(同博雅毕业生宋昕合译)。2012年,受学校资助以及学院支持,启动“雅理译丛”的编译工作,目前该译丛出版翻译作品品种已30余本,成为国内人文社科学界比较瞩目的出版系列,自2014起,同几位年轻朋友共同编辑“雅理读书”微信公众号,目前牵头策划“活字-雅理书系”。


讲座内容介绍:

在文字斋里,我拿自己不当外人,从2012年到2017年,这栋临江老建筑的126,曾经是我的地盘,我来时31岁,离开时36,在这里工作并生活了五年,文字斋曾是我的家。从2013年起,我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作为甘阳教授的助理,参与创办了重庆大学的博雅学院,主要工作围绕着学院初创期的课程建设和日常学术管理。2013年9月,我们在文字斋里面试了首届有志于博雅的学生,整整两天时间,有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马上要毕业的2014级学生,想必也没有忘记初入大学第一个学期的“学翻”……虽然今天在座的大多数学生,我只有浅短的接触,但还是想以一位“过来人”的身份,谈谈我对博雅教育的认识,什么是博雅学子应当去追求的,什么又是要予以避免的,在现如今的大学校园和学术环境内,如何取博雅之长而避其之短。回到这里,我不会只捡好的说,我有义务要批评,但请相信,即便是批评,也是因为爱之深所以责之切。任教接近十年,各种机缘不巧,我竟从未参加过一次毕业典礼,我把这次讲座当做十年一遇的机会,不谈自己的专业研究,而好为人师地传授一些人生经验,各位博雅学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终信不信,还是由你。


欢迎校内外师生参与讲座并提问交流。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 2013
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邮编: 4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