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我院朱学博副教授《两宋之际<诗经>学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立项,乃我校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
岁末年初,高研院&博雅学院按照学校要求,制定《高研院&博雅学院关于开展2022年年度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有条不紊地推进年度述职考评工作。根据工作方案,在汇总、统计、核实教学、科研、公共服务等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各系、各科室分别组织了对所属教职工的述职考评,同时还邀请了服务对象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打分测评,并根据教职工本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推优。与此同时,学院还组织了对学院中层领导干部、院内二级单位负责...
2022年11月26日,国内文艺批评实践与研究领域深有研究的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我院举办的“首届批评理论与批评史学术论坛”,围绕“重构批评”主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原刊《哲学研究》2022年第4期。“道统”一词出现于唐代,武周盖畅著《道统》十卷,中唐李翰则以“道统”指称道人统领、佛教领袖。北宋张庭坚《念哉圣谟洋洋》一文是宋人使用“道统”一词的滥觞,但其“道统”是指王道之统、王统。李侗《罗从彦墓志铭》则以“道统”指称儒家道统观念,这种用法最终取代了以“道统”指称王统的用法。
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塞尔的超越论的观念论常常被指控对世界之存在持笛卡尔式的怀疑论立场,学界对这一指控的回应大多诉诸超越论观念论与实在论的相容性。然而这种回应策略不仅不必要,而且违反了现象学的无前提性原则。根据纯粹意识的本质规定所设想的“取消世界”的可能性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可设想性……
原刊《外国文学评论》2022年第1期。十八世纪下半叶,日本兰学家在初遇西方悲剧概念时呈现出了以“哀”释“悲剧”的基本路径,他们刻意强调“哀”在日本古意中包含的内在情感维度,以压抑该字在汉意中所注重的道德教化色彩。这一做法既使得日本的“悲剧”概念区别于日耳曼语境中的悲苦剧概念,又试图摆脱汉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体现了当时日本建构民族文化独立性的...
原刊《文学评论》2021年第6期。端木蕻良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在家族史框架中呈述了近代东北移民农耕社会的兴亡史。端木将农业秩序与自然环境统合进“草原”这一单一能指,意在剖析封建土地制度宰制下东北社会停滞于前资本主义阶段的“原始”状况,由此讲述“新人”在历史羁绊中的艰难诞生。小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