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页 | 高研院| 博雅微博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
  • 首页
    • 院内新闻
    • 思想评论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寄语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 师资队伍
    • 名家名师
    • 访问学者
    • 教师团队
  • 党建工作
    • 党建活动
    • 党员风采
    • 工会活动
    • 文件汇编
  • 教学事务
    • 教学信息
    • 博雅讲座
    • 招生就业
    • 培养特色
    • 海外交流
    • 实习实践
    • 文件汇编
    • 办事流程
    • 相关下载
  • 学生事务
    • 学生活动
    • 评奖评优
    • 社团建设
    • 文件汇编
    • 办事流程
    • 相关下载
  • 资源下载
    • 学术资源
    • 教学资源
    • 开学典礼
  • 热点专栏
    • 消防安全
    • 语言文字
    • 保密工作
    • 文明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思想评论>>正文
 院内新闻 
 思想评论 
思想评论
中大博雅学院首届学生毕业,甘阳很意外仅4人找工作
  

日期:2013-06-25   | 来源:   | 作者:


2009年,中山大学博雅学院“试水”通识教育改革,这批从入学就接受“无专业”通识教育的学生从学院成立之日起就备受社会瞩目。四年过去了,学生们何去何从?昨日,博雅学院2009级学生迎来学院历史上首次毕业典礼。记者了解到,32名毕业生中,近九成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8人为直博生,选择工作的仅有4人。

【入学无专业毕业仍要分专业】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成立于2009年,由著名学者甘阳担任院长。设院之初,学院明言“为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模式而专门设置”,并宣言“学生的人生榜样不是亿万富翁,而是学富五车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为外界最为关注的是,博雅学院学生入学后接受的是“无专业”的通识教育。

记者昨日了解到,与刚进学院“不分专业”的教育方案不同,32名毕业生最后仍将被分别授予文学、哲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学六种学位,囊括世界史、中国上古史等十几个专业方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学院院长甘阳解释,外界对博雅学院有些误读,事实上在前两年博雅学院采取的是无专业授课形式,学生们上诸如《诗经》、《古希腊史诗》、拉丁语等基础课,但从大三起学生就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可选修其他院系的课程,所以毕业学生们是按照不同专业来授学位。记者了解到,32人中以选择历史方向居多。

【仅4人找工作 院长也有些意外】

32人中选择工作的仅有4人,其余的皆选择继续深造,其中15人读硕士研究生,8人直博,5人出国留学。孙雅曼,这个北京女孩在大三时曾选择上古史作为研究方向,但对于是否能坚持下去却没信心。目前她已拿到北京一家出版社编辑岗位的offer,“并没有离开知识”,小孙说“打算先干一段时间,一年后再继续深造”。

已成功进入知名NGO项目“美丽中国”的黄燕婷,计划先下乡支教两年,再继续读书。

蔡淑盈是32人中最像个毕业生的。去年10月份,她投入轰轰烈烈的“找工大军”。曾在招聘现场体验过的她笑言:“经常要为博雅学院到底是干什么的费尽口舌向人解释,要命的是,解释之后,很多人还是不明白。”就这样磕磕绊绊,在两个月后,如今的她拿到一家央企的offer。但她对这份offer并不特别满意。目前,小蔡已申请了暂缓就业,打算下半年考公务员。

九成学生选择读研深造,这点还是有些出乎院长甘阳的意料。他认为这可能与当下中国学历高消费的风气有关。四年前,甘阳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他希望是,1/3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工作,1/3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工作,还有1/3毕业后进行专业研究。

【师生谈博雅】

四年的博雅生活与普通大学生有何不同?在昨日的毕业典礼上,副院长程美宝风趣说道:“如果说我们这批‘货品’有什么共同点,其中一个就是:‘够慢’。打从第一年开始,同学们就被告知要‘慢下来’,为的是‘多读书’。”

院长甘阳说,博雅学院设立占了不少学时的古典学特别是拉丁文、希腊文等课程,一开始学生们都以为很好玩,真正读起来个个叫苦连天,如拉丁文,枯燥的语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玩,不少学生也提出质疑,反正毕业都不会选择语言研究,为何还要学?但学院还是坚持下来,因为“这些课培养静下心来读书的能力,拂去浮躁的风气,对今后做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这种慢生活,受访学生多感言是“痛并快乐”。“经历了基础课程的训练,更多人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会自觉地向那方面发展,才有了后面的‘苦读’。”学生唐鹤语说。

【谈选择学生不言后悔】

当被问到“是否曾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几乎所有受访学生都脱口而出,“从没后悔”。阅读是博雅学院最大的特点,博雅学院很少用教材,一般都是老师列出书单,学生自行购买阅读。学生王宇认为,博雅带给他的更多是眼界的提升和阅读量的增长,“我们班的同学不仅看的书多,而且是真的喜欢读书”。

此外,另一个常被提到的原因是,“同学间的感情实在太好了”。由于全班只有32个人,而且都住在‘广寒宫’,大家经常在一起嘻嘻哈哈。每逢端午、冬至等节日,班里会组织同学们一起吃饭、包饺子,“平常我们也经常聚会或者出去旅游,就像是兄弟姐妹”,小唐感慨,“能在大学遇到这么一些人,真的是难得。”

转载: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3_06_24_153341.shtml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 2013
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邮编: 400044